深度分析

國有大行上市蝶變十年 股改紅利消退後如何"突圍"?

北京
2015-10-27 15:04

已收藏


十年前的10月27日,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交易所鳴鑼上市,在中國金融史上留下濃重一筆。隨著建行2005年在香港資本市場"破冰",中行、工行、農行等國有商業銀行也相繼上市,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隨著股改紅利逐步消退,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國有大行面臨重重挑戰,如何"突圍"尋找轉型發展的春天,成為上市十年後的新課題。

國有大行十年"蝶變"

近期,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最新"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四大國有銀行位列十強。而在十多年前,國有商業銀行包袱沉重,1999年和2000年,國家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剝離1.4萬億不良資產。在股改開始前的2002年底,工農中建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率高達25%,平均資本充足率僅4.25%。

在股改初期銀行飽受質疑:官商作風幾十年的國有大行是不是只在形式上把股票賣出去了,骨子裡還是老樣子?

十年後,一系列資料也許能解答疑問:建行資產規模是上市前的近5倍,達到18.2萬億元;工行不良率從十年前的14.32%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4%;中行撥備覆蓋率從股改前的74%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157.37%;農行2007年股改之初淨利潤為437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045.64億元……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支撐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經歷"蝶變",正發出中國銀行業崛起的聲音。

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十多年前,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啟動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正是這次改革才使我國大型銀行從`隱患重重`躋身於國際前列,煥發了勃勃生機。"

新常態下大行面臨重重挑戰

前幾年還被批評"躺著掙錢"的銀行業,這幾年也開始為如何保持利潤增速而憂心忡忡了。近兩年,國有大行淨利潤增速陸續進入"個位時代",工行、建行、農行等大行2015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增速甚至不足1%,找尋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擺在各家大行面前的一大課題。

與此同時,在經濟換擋和結構調整中,部分行業和區域風險頻發,資產規模較大的大型銀行面臨的風險壓力驟增。"2013年至今,工行已連續6個季度不良率攀升,這與外部大環境去產能、去杠杆的趨勢一致。"工行行長易會滿說。

此外,有資料顯示,上半年共有35位銀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辭職,不少人投奔互聯網金融公司。人才流失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國有大行在機制、體制和薪酬等方面的問題,需要依靠改革進一步激發自身活力。

"國有大行近十年高速發展的日子一去不回,隨著實體經濟增長壓力增大,銀行業的增速也會進行相應調整。"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經濟轉型升級不僅考驗國有大行的風險承受能力,更考驗銀行家們經營管理的智慧。

踏上轉型發展新征程

不能僅靠吃息差、不能再走外延性的發展道路、不能再依靠股改紅利……在股改上市十周年的大背景下,國有大行此刻又站在轉型發展的新起點上,思考著如何在經濟新常態的棋盤上"落子"。

馬明海是甘肅省金昌市寧遠堡鎮的一名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一直想開一家銷售地方特產的網店,可苦於缺乏資金。但他周圍的親戚朋友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一趟銀行也沒去就從建行網站借來5萬元開起了小店。

當下,將金融產品互聯網化的絕不止建行一家,工行網路融資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行的中銀易商平臺頻頻推出新服務……這兩年在"互聯網+"大潮的助推下,整個銀行業互聯網轉型風生水起。

郭田勇認為,"互聯網+"只是大行轉型發展的一個側面,在面向全球競爭的背景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正在借助"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的契機推進海外業務,緊抓"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找尋國內業務新亮點,並在客戶行銷、產品設計、綜合化服務和差異化定價方面走向精耕細作。

十年磨礪風雨鑄,征塵未洗再出發。"上市既是國有大行改革的里程碑又是新起點。"王洪章說,伴隨新常態下國家戰略的實施,包括建行在內的大型銀行將在轉型活力驅動中步入全新的發展期,在重重困境中和實體經濟一同"突圍"。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