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財經觀察:中國展示好前景 英國力行"向東看"

伦敦
2015-10-19 13:10

已收藏


近年來,中英兩國經貿金融合作逐步加深,雙邊高層往來頻繁,對話機制日益豐富和完善。中國經濟改革及其帶來的機遇吸引了務實的英國政府積極"向東看",推出了一些對華經濟合作的"大動作"。 中英兩國金融合作起步早、發展快、潛力大。去年9月,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在第六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後宣佈,英國將發行首只人民幣計價主權債券,成為第一個發行該類債券的西方國家;今年3月,英國率先宣佈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成為意向創始成員國。

隨著人民幣在倫敦市場發展、兩國金融企業開拓彼此市場以及中資企業日益攀升的對英直接投資規模等,中英經濟合作日益加深。由此,人們不難感受到,中國的改革獲得國際認可,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途徑越來越獲得認同,中國鋪就的經貿與金融網路也獲得越來越多西方國家在資金、技術、服務和智識方面的支援。

英國經濟智庫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諮詢委員會主席梅格納德·德賽對記者表示,儘管近期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影響著資本市場,但是對於一個保持幾十年經濟高增長,不斷推出令人驚喜和期待的改革舉措的國家而言,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已讓世人刮目相看。 德賽說:"當前的中國經濟金融改革正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這個國家正在把握全球經濟話題變化所帶來的機遇,當然也會面對其中的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有勇氣、決心和能力進行如此之多的改革。"

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在接受英國路透社採訪時說,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符合全年增長預期目標,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經歷新舊動能轉化的陣痛,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潛力、韌性、迴旋餘地,結構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國經濟的前景十分光明。 習近平還談到,中國正在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倚重消費拉動。

英國基金公司安石集團研究部主管揚·德恩對記者說,中國所做的一切努力如資本專案開放、利率改革、發展債券市場、推動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國企改革以及"一帶一路"倡議與亞投行等,都是為了明天的世界做準備,中國目前所進行的改革專案數量要比世界其他國家的改革加起來還要多。 他說,上述改革舉措緊密相連,特別是如果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後,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得到進一步承認,中國無需承擔過大的外匯儲備壓力,也能夠將部分外儲用於對外投資,"一帶一路"倡議與亞投行是這個發展主題的題中之義。

另外,結合資本專案的開放、利率決定機制的市場化以及債券市場的培育,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也能夠給國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中國的實質性機遇。 英國標準人壽集團董事長格裡·格裡姆斯頓告訴記者,在金融和經貿領域,中國未來發展的大步伐是居民投資組合的國際化,也就是說中國在穩步對外開放資本專案的同時,給中國投資者更大的國外投資空間。另外,未來中英合作的重大亮點還在於基礎設施的深化合作,如在核電站建設和高鐵項目方面獲得突破等,英國企業對"一帶一路"倡議與亞投行等專案都表示出參與的熱情。

格裡姆斯頓驚訝于人民幣國際化堅實而迅速的發展步伐,認為中英金融合作發展十分迅猛。 倫敦早在2012年就正式啟動了"人民幣業務中心計畫"。經過幾年發展,倫敦已經成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之一。2014年,倫敦的人民幣外匯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43%,人民幣存款規模達到200億元,同比增長37%。 習近平對路透社表示,中國將繼續採取多種措施,推進金融業改革開放,使中國金融市場更加適應金融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的要求。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經濟血液迴圈的一個重要泵站。加強同倫敦的金融合作,肯定是互利雙贏的選項。

今年是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也是中歐建交40周年。中英關係和中歐關係發展面臨繼往開來的重要機遇。在許多具有長遠眼光的英國專家看來,儘管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中國經濟發展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但中國堅定的改革信念和宏偉的開放藍圖,讓中國經濟與市場在各種不確定性面前更具韌性與活力,而以務實主義出名的英國政府正看好中國。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