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政策解讀:國務院發文加快構建"雙創"支撐平臺

北京
2015-09-28 14:12

已收藏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穩步推進股權眾籌,積極探索交通出行、無車承運物流、快遞、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准入制度創新等30條具體部署。

《指導意見》指出,全球分享經濟快速增長,基於互聯網等方式的創業創新蓬勃興起,四眾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快速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線上線下加快融合,正在並將對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指導意見》要求,推動各類要素資源集聚、開放、共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四眾廣泛應用,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指導意見》圍繞全面推進眾創、積極推廣眾包、立體實施眾扶、穩健發展眾籌等提出了13項重點任務,並從營造寬鬆發展空間、夯實健康發展基礎、塑造自律發展機制和構建持續發展環境四個方面提出了17項政策措施:一是推進放管結合,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創新行業監管方式、優化提升公共服務、促進開放合作發展。二是完善市場環境,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深化信用資訊應用、完善智慧財產權環境。三是強化內部治理,提升平臺治理能力、加強行業自律規範、保障網路資訊安全。四是優化政策扶持,落實財政支持政策、實行適用的稅收政策、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繁榮創業創新文化、鼓勵地方探索先行。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十三五"期間的推進是產業結構變遷、人口結構轉化等多方面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從經濟增長的各要素來看,過去依賴人口紅利和投資、出口帶動的高速經濟增長階段將告一段落。依靠資本、勞動力的投入都在下一個五年期間遇到瓶頸,因此未來的經濟增長更加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在各種行業激發更多的企業家精神從技術上驅動潛在經濟增長,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此外,鼓勵創業就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就業結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十三五"時期,要從全域發展的高度,構建和完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體制機制,釋放全社會的創新潛能,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部門聯動、地方聯動、萬眾參與、各顯其能"的全社會創新氛圍,使得創新、創業不僅成為創造就業的重要管道,也成為科技創新、市場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支柱,進而推動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推動經濟發展向"新常態"轉型。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