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昨日發佈的最新進出口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9%,繼續保持了兩位數的高增長。其中,出口增長11.7%,進口增長21.5%;貿易順差2.3萬億元,收窄17.8%。
“從資料上看,進口強,出口弱。但總體看,外貿依然保持回升態勢,今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不成問題。”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
白明說,今年來的增速一部分來自去年基數較低和匯率的因素,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基數因素對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11月、12月又得考慮基數問題了。同時,10月的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環比略有下降,因此對增長不能盲目樂觀。
具體來看,1月至10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的累計增速較前9個月下降了0.7個百分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于春海分析稱,加工貿易增速下降是導致我國外貿整體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加工貿易增速的大幅下降,是我國內部優化貿易方式與外部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流、新興經濟體低端製造業崛起,三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由此帶動的進出口整體增速的回落,一方面符合我國提升國際分工地位的目標導向,另一方面在國內需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並不會對我國總需求構成太大衝擊。”於春海說。
前10個月外貿運行中,亮點較多,其中機電產品出口表現突出。前10月,占出口總值57.7%的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4%。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增長10.3%;機械設備出口增長14.8%。
“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繼續保持強勢,增速超出平均水準。與之相比,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相對較弱,這也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有直接關係。”白明說。
另一大亮點是我國對美歐東盟等市場的貿易增長都超過平均數,說明我國的主導市場基本穩定。
前10個月,中歐貿易總值3.4萬億元,增長16.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5.1%。中美貿易總值3.21萬億元,增長17.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4.2%。我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2.8萬億元,增長18.5%,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4%。
於春海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經濟復蘇的基礎依然較為穩健。美國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提升,中美雙邊貿易環境有望改善,這些都有利於我國對美貿易增速的提升。
“此外,歐盟、日本和東盟經濟復蘇勢頭穩健,特別是歐元區的經濟復蘇勢頭強勁。這些主要交易夥伴的經濟穩健復蘇,將為我國未來一段時間的外貿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於春海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