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香港新財年“抗逆”組合拳: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利民生

中国财富网
2019-02-28 10:44

已收藏


題:香港新財年“抗逆”組合拳: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利民生

在2019/2020財政年度,香港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基調是“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利民生”,以期發揮財政儲備的“抗逆”作用,應對內外部宏觀經濟風險,紓緩經濟變化對企業發展和市民生活的影響,助力香港把握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新機遇。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2018/2019年度的財政盈餘為587億港元,不復上年千億的超高水準,但是特區政府不會因短期經濟和財政變化而“吝嗇”。

他指出,面對複雜多變的週邊環境,香港拉動經濟的主要環節受到影響,商業信心轉弱,特區政府的公共財政必須積極有為。2019/20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計畫動用新資源約1500億港元。

撐企業:做好防範抵禦風浪

2018年以來,世界經濟延續了復蘇態勢,也經歷了變局,以貿易摩擦、金融環境為突出影響的系列不確定性,為諸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蒙上陰影。香港作為外向型小型經濟體,從事外貿的企業和占比高達90%以上的中小企業首當其衝,且後續面對的影響尚難判斷。

為此,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推出了“撐企業”措施。包括:減免新財年的商業登記費;將企業資助上限提升一倍至40萬港元,鼓勵更多本地企業使用科技改善效率和服務;延長協助資金周轉困難的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計畫特惠措施時間;以及再度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10億港元,提高企業資助上限至300萬港元,並將資助地域範圍擴至所有與香港達成自貿協定的經濟體,便利企業開拓新市場新商機。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越來越多企業會受益於政府支持措施,且越來越多受益企業傾向將資金用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內地地區以及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不斷擴大香港市場版圖。

保就業:廣泛規劃紓解擔憂

金融、旅遊、貿易物流、專業服務四大行業在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中占比過半,是香港經濟和就業的支柱。不過這些行業易受週邊經濟影響。由此,儘管香港的失業率位於2.8%的20餘年最低水準,但經歷了去年下半年以來諸多波動的香港市民,對經濟前景仍感憂慮。

陳茂波表示,在新的財政年度,特區政府必須紓緩內外經濟變化對市民生活的影響,財政預算案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保就業”。

根據財政預算案規劃,未來特區政府將持續致力發展金融服務業、創科、航運業、旅遊業、創意產業、建造業,並為香港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創造商機,為本地年輕人提供多元而優質的就業機會,及為下一代各展所長提供更寬廣平臺。

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表示:“財政預算案的‘保就業’措施,其實不止是增加就業機會的途徑,也是增加勞動力供應的途徑,尤其是增加供應香港目前所缺乏的建造、科創等行業專業人才。”

她認為,涵義更廣泛的“保就業”措施,可以通過人才供應帶動行業豐富化發展,也可以讓行業發展擁有更大迴旋餘地,提升抵禦外部影響的能力,從而讓就業和行業、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穩經濟:抗逆舉措應對變數

進入2019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根據本年度財政預算的預測,2019年香港經濟實質增長2%-3%,基本通脹率為2.5%;如果週邊貿易和金融環境向好,經濟增長或好於預期。

陳茂波表示,今年外部可能出現時好時壞的波動,特區政府須運用“逆週期”措施加以應對。與此同時,政府會繼續投資未來,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產業發展,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機遇,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林鄭月娥認為,根據日前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對香港“中心城市”的定位,香港須轉變角色,由“連絡人”轉向更加積極的“參與者”,從而讓全港市民都成為大灣區的“受惠者”。

據介紹,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將延續上一年度所採取的更積極的支出策略,並且會從房屋儲備金中回撥212億港元支持財政政策。

利民生:由心出發解決痛點

除了宏觀經濟方面的安排,預算案還推出了與市民生活直接相關的措施。

陳茂波分享了基層民眾對預算案的一些期盼。一個早上,他在紅磡一家茶餐廳結帳時,收銀的女士告訴他,她有一名智障孩子,深深體會到支援服務不足,希望政府提供更多殘疾人士院舍。

預算案推出多項措施,為香港長遠發展做足準備,包括預留100億港元成立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以確保公營醫療服務有穩定資源並可應付不時之需。另外,預算案建議撥款200億港元購置60個物業,以設立超過130項社會福利設施。

此外,陳茂波指出,在樓市方面,住宅成交量和價格自去年下半年回軟,但現在樓價仍然與市民負擔能力脫節,所以政府無意撤銷任何管理措施。

“用心聆聽,由心出發,推出令市民受用和貼心的措施,是我編制預算案的一大動力。”陳茂波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