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走好“一帶一路”西安變身亞歐國際化大都市

新华丝路网
2018-10-16 11:04

已收藏


千年古城西安緊扣“一帶一路”倡議,從昔日的對外開放“末梢”逐步向承東啟西、聯通歐亞的門戶樞紐轉變,在構築新開放平臺等實踐中行穩致遠,近年來奏響了一曲絲路復興的時代新篇章。在近日舉行的全國城市黨報聯盟“社長總編看西安”采風活動中,西安國際化成效以及帶來的啟示引起與會者高度關注。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中西部擴大開放契機,西安在新一輪發展熱潮中思路清、方向明,城市國際化、對外開放呈現諸多亮點。

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長安號”的起點——西安國際港務區是西安構建對外開放高地的縮影。一個內陸城市如何建造一個與水、水運有關的港?作為陝西省、西安市為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而設立的經濟先導區,西安國際港務區用創新行動實踐著這個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任務。

自2008年組建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始終堅守為中國內陸“造港開埠”的使命,按照“先建內陸港、後建開發區、再建東部新城”的發展路徑,致力於打造“一帶一路上最大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商貿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東部城市新中心”。

2013年11月28日,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發車,成功破解新歐亞大陸橋20多年來“通而不暢”的問題。經過近5年的運行,中亞班列的貨源已輻射至甘肅、寧夏、山東、江蘇、河北、上海、浙江等地。中亞、中歐班列運營線路已達9條,貨物目的地遍佈歐亞11國,成為陝西、西安落實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重要抓手。

如今的西安已形成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立體絲綢之路”。2014年年底,“西安港”成為我國第一個獲得國際、國家代碼的內陸港,率先在全國創造了“內陸港”模式;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並常態化運營;西安至阿姆斯特丹、哈恩等地的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通過政務創新,西安還打造了一個高品質的國際航空樞紐。作為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核心板塊之一,空港新城是我國繼上海自貿區、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之後第三個加入世界自由區的自貿區。

在這裡,打破壁壘,一項項制度創新,正成為企業發展的加速器,更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器。西安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努力成為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的高地。“艙單歸併”讓企業通關物流成本降低近30%;“容缺受理”讓群眾辦事“少跑路”;“聯網監管+庫位管理+即時核注”實現24小時通關。

在航空樞紐的支撐下,西安初步編織了一張“北上南下、東進西出”覆蓋全球、通達各大洲的國際航空貨運網路——完善的航空運輸網路可以將旅客和貨物快速運抵23個國家的44個城市,其中包括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26個城市。

今天,嶄新而又美麗的古城書寫著產業與生態相得益彰的新歷程。走進滻灞,如同走進一個會呼吸的生態大公園,經過14年的建設,西安滻灞生態區河流治理卓有成效,區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鳥類由63種增至200餘種,區域負氧離子含量達到6700個單位,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1000個單位的城市清新空氣標準。

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對外交往則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題中之意。近年來,西安以戰略眼光和全球視野,明確城市發展定位,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朋友圈”:從基礎設施到經貿往來,從金融互通到人文交流,諸多領域的務實合作風生水起;近年來先後承辦或協辦了3屆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歐亞經濟論壇、5屆絲博會(暨西洽會),以及絲綢之路旅遊部長會議、2017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等活動。全球文化產業最新的動態、最前沿的科技、最先進的理念在西安這座古老的城市碰撞、交流、融合。

國際化、更開放的西安,正蹄疾步穩駛入發展快車道。西安市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全市正在緊緊圍繞“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的奮鬥目標,以建設“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為戰略支點,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和流動經濟,全力打造內陸改革新高地,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