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自貿區已有部分地區走完相關流程,將擇機公佈。重慶、廣西等地都有望入選。
據上海證券報8月11日報導,根據重慶自貿區申報方案,重慶自貿區面積預計為120平方公里,由兩江新區、重慶西部物流園、重慶微電子園三部分構成。其中,兩江新區將以保稅港區為主體,江北嘴金融新城等區域都可能被納入。
此前,重慶市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爭取設立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為重點,著力探索符合國際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成為西部內陸地區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
在嘉陵江畔的磁器口古鎮,古風猶存的茶館和川劇臉譜表演構成了一種獨有的老重慶風味。這裡曾是巴渝西部重要的商埠,全球各地的商人往來于此。
一百多年的開埠史,讓峽江上的縴夫號子以及鹽馬古道上蹄聲的記憶留存至今,也讓重慶人骨子裡有了執著的開放精神。
近幾年,伴隨“渝新歐”中歐班列在隆隆聲中聯通亞歐大陸、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專案落戶兩江新區等標誌性事件的到來,重慶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正在釋放新活力。逐步趨於完善的立體口岸體系、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推進,則強化了這座內陸重要城市向東、向西開放的戰略支撐。
大平臺、大通道、大通關,新的開放體系助力重慶跑出內陸開放“加速度”。
多層面搭建大通道 發力內陸開放新高地
在“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規劃的引領下,重慶正在加速發揮其重要戰略支點的作用,打造鐵水空樞紐、口岸和保稅寬領域、立體式的開放體系
在重慶沙坪壩區團結村,有一座“零”字型的地標,吸引人們駐足。這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的起點。
從重慶團結村鐵路集裝箱站出發,通過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聯運,到達德國杜伊斯堡,全程11000多公里,途經6個國家。國內首條開通的中歐貨運班列“渝新歐”橫跨歐亞大陸,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承載。
運行三年多來,渝新歐班列開行頻次穩定增加,吸引了華東、華南等地的電子產品“借道”出口歐洲,NTT公司、德迅集團、德鐵等一批世界知名物流運輸企業駐足重慶。去年“渝新歐”開行班列增長一倍,達到257班,貨值運輸量占整個中歐西線班列的80%。按照計畫,“渝新歐”今年將開行360班,鞏固中歐陸上貿易主通道的地位。
這一班列代表著一個國際貿易大通道的起點。按照重慶市的規劃,歐洲貨物經“渝新歐”到達重慶,再通過空運送達新加坡等東南亞城市,有望構建起的是“1萬多公里鐵路+4小時空運半徑”鐵空聯運國際貿易輻射圈。
這也是對外開放通道資源彙集的一個縮影。
根據重慶市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未來將形成“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重慶貫通融合的格局。向東,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加快建成長江上游航運中心,佈局完善沿江貨運鐵路,構建成渝城市群出海大通道;向西,提升和完善“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功能,打造內陸地區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貿易主通道;向南,打通重慶連接東盟國家的物流大通道,積極參與東盟經濟圈,構建向南開放、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格局。
而零起點地標所在的重慶西部物流園是這一規劃的實際參照。西部物流園的副總經理谷永紅向上證報記者介紹,之所以選址這裡,是因為有兩大鐵路資源的彙聚。依託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興隆場特大型鐵路編組站設立的內陸保稅物流園區,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於2007年正式設立。
事實上,在“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規劃的引領下,重慶正在加速發揮其重要戰略支點的作用,打造鐵水空樞紐、口岸和保稅寬領域、立體式的開放體系(即三個“三合一”)。這裡集結了蘭渝、渝利及渝昆等9條鐵路,擁有內陸首個一類鐵路口岸及內陸首個B型保稅物流中心。西部現代物流園便是“三個三合一”標誌性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坐落在兩江新區的中國內河最大港果園港,則成為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聯結點。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果園港件散貨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彭兵介紹稱,果園港計畫投資100億元建設16個碼頭泊位,形成每年200萬標箱、100萬輛商品車滾裝、600萬噸件雜散貨的吞吐集散能力。目前,果園港進港鐵路專用線已全面開通,實現了渝新歐國際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無縫連接,推動重慶加快融入“一帶一路”。
參與國際分工合作 協調區域發展新格局
重慶依託發展江海聯運、鐵水、陸航等多式聯運,形成了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經濟走廊,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市場
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體系建設,在彰顯內陸開放高地新特徵的同時,讓重慶走向了世界,也讓世界走進了重慶。
去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完善內陸開放新機制。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為依託,穩妥推進有條件的企業將整機生產、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和研發、結算等向內陸地區轉移,形成產業集群,支持在內陸中心城市建立先進製造業中心。
重慶便依託發展江海聯運、鐵水、陸航等多式聯運,形成了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經濟走廊,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市場。
根據重慶市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未來將提升物流資訊化水準,優化通關便利化措施,佈局完善境內外分撥點和倉儲中心,並全面增強國際物流集散功能。
規劃提到,將大力佈局臨空、臨港高端製造業,加快發展保稅物流、保稅檢測維修、轉口貿易和離岸貿易等新型口岸經濟業態,推動口岸經濟集群化、鏈條式發展,努力構建以口岸為依託的開放型經濟產業體系和內陸口岸經濟高地。此外,還將加快建設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內陸開放的“空中門戶”,集中發展高端先進製造業和臨空物流、臨空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2014年7月,重慶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獲批。截至今年6月22日,重慶整車進口口岸已進口整車830輛,涵蓋賓士、奧迪、寶馬、大眾、路虎、標緻雪鐵龍等歐洲八大整車主流品牌中的6個,數量居全國新批整車口岸(廣東南沙、湖南岳陽、鄭州、成都)第一。
依託內陸一類鐵路口岸,重慶的口岸經濟全速推進。
按照規劃,重慶鐵路口岸希望在5年達到1000億元、10年達到2000億鐵路物流貿易規模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圍繞鐵路口岸打造進出口商品產業鏈,大力發展物流倉儲、保稅加工、展示交易、檢測維修等業務。
走進西部物流園重慶鐵路口岸的跨境電商公共監管倉,記者看到,高位貨架存儲區、打包區及揀選區等將倉庫分成不同功能區,貨架上堆放著不少進口貨物。重慶沃爾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倉儲經理梁勇介紹,這裡的產品通過空運、鐵運等各式聯運方式被送來這裡,出口的目的地則包括澳大利亞及歐洲等。
西部物流園的負責人介紹,未來將依託通道、口岸優勢發展總部經濟、離岸經濟、服務經濟,引入國際商品、物流裝備、大宗商品期貨交易、研發設計、諮詢服務等產業,引導口岸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打造多元優勢產業彙聚區。
推進平臺優化升級 構建國際貿易輻射圈
2016年上半年重慶涉外經濟金融發展情況良好,涉外收支總額3000億元,逾六成出口企業出口銷售額、在手訂單保持增長
去年10月,一份框架協議的簽署,為重慶更高層次的開放埋下伏筆。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12次會議明確: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以重慶為運營中心。重慶市政府與新加坡貿工部隨後簽署了《關於建設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的實施協定》,宣告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專案正式確定和啟動。
根據重慶市政府的描述,這是一個“存量+增量”、“有形+無形”、“重慶+國內外”並存與疊加的示範專案。它既有有形的實體區域建設,也有無形的金融、物流、航空和通信項目,可以佈局在重慶市域範圍內多個地方。
這個項目雖然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但投資空間、活動空間、輻射空間可以是西部、內陸地區,甚至輻射到國外。
今年1月,中新雙方簽約了第一批12個專案,總額達到65.6億美元。其中,中新跨境融資、中新互聯互通股權投資基金、渝新航線加密等8個專案已基本落地實施。在5月舉行的“渝洽會”上,又簽約第二批25個專案、金額65.8億美元。雙方還在努力推動教育、醫療及旅遊等領域的深化合作。
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的辦公室坐落在兩江新區江北嘴CBD核心區金融城。兩江新區党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表示,過去傳統的開放方式是“兩頭在外”,而兩江新區深處中國的內陸,所以實行了“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使內陸不靠海、不靠邊的劣勢得到很好補充。“這幾年,兩江新區的實際利用外資平均年增長23%以上,進出口貿易增長50%以上。”
根據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的資料,2016年上半年重慶涉外經濟金融發展情況良好,涉外收支總額3000億元,逾六成出口企業出口銷售額、在手訂單保持增長。
重慶市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開發開放平臺優化升級。其中,包括著力培育兩江新區對外開放核心功能。把實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作為落實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堅持高起點、高水準、創新性,大力推進與新加坡在金融服務、航空、交通物流、資訊通信技術等重點領域合作,構建以重慶為運營中心、輻射內陸、聯通歐亞的國際貿易輻射圈。
此外,規劃綱要還提出要爭取設立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為重點,著力探索符合國際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成為西部內陸地區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
記者瞭解到,第三批自貿區已有部分地區走完相關流程,將擇機公佈。重慶、廣西等地都有望入選。根據重慶自貿區申報方案,重慶自貿區面積預計為120平方公里,由兩江新區、重慶西部物流園、重慶微電子園三部分構成。其中,兩江新區將以保稅港區為主體,江北嘴金融新城等區域都可能被納入。
重慶國資委副主任黃宗山則向記者描繪了更清晰的對外開放合作願景。他表示,重慶將以金融、航空、物流運輸、資訊通信技術等四大領域為重點,推進渝富集團組建1000億元的中新(重慶)合作互聯互通股權投資基金,加快構建以重慶為運營中心的現代服務經濟體系。市屬國有企業要在創新跨境融資、跨境金融結算、物流資訊化平臺和新型要素交易平臺建設等方面有所作為。
擁有港口、鐵路、機場三大區域性交通樞紐,水運、鐵路、航空三個國家開放口岸,重慶以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巴南公路物流保稅中心(B型)為載體,構建起了一個覆蓋全市的對外開放平臺體系。
與之相伴,重慶承東啟西、牽引南北、通達江海的全域對外開放新格局圖景也逐漸清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