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改革、開放、創新--中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關鍵字

新華社,北京
2020-12-16 11:06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題:改革、開放、創新--中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關鍵字

新華社記者

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裡,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抗擊疫情、經濟穩定復蘇提供強勁動力。

"未來,中國將如何繼續穩步前進?"世界各國都在關注。

不久前,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為中國未來5年乃至15年的發展擘畫新藍圖。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改革""開放"與"創新",成為解碼中國如何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的關鍵字。

推動深化改革

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12月8日在深圳舉行,最終簽約項目242個,涉及投資總額超7800億元。

這次招商大會的主題為"海納百川圳共贏,先行示範再出發",目的是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建議》在總論部分提出,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一系列探索高品質發展的舉措和成績,反映了中國深化改革的決心和路徑,其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方面都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建議》全文兩萬多字,共49次提到"改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展望2035年,中國將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農村常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0%。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國家現代化要行穩致遠,農業農村基礎必須要穩。

農村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市場力量,還要有相應的政策舉措,而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正是推進農村發展的抓手,本質上是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主要矛盾。

從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到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建議》也明確了農村改革的具體路線圖。

此外,在生態環保、教育文化、社會治理等方面,中國依然存在短板,改革任重道遠。

歷史經驗表明,好的制度都需要經歷完善、發展的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只有與時俱進,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和發展,才能永葆生機活力。

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

"中國豐富而多元化的市場需求,決定了在`十四五`甚至更長遠的時期,跨國企業可以通過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參與到中國內迴圈中。"跨國農產品企業嘉吉公司中國區總裁劉軍說。

歐萊雅、通用電氣、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和嘉吉一樣,連續3年參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企業不在少數。許多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在中國不僅看到了全球最大市場的廣闊前景,更看到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持續擴大開放,構建全球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心。

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認為,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持續擴大開放是中國構建好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基礎。

儘管面對諸多困難與挑戰,中國擴大開放的腳步沒有停止。

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先後如約舉辦就是堅持對外開放,與世界共用中國發展紅利。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的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7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31位。

目前,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增至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外商投資法出臺實施,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全國目錄從2017年版的約百條大幅減少為2020年版的33條。

從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到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從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佈局,到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中國的對外開放範圍更大、領域更寬、層次更深。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在一個特定賽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當於目前"最強超算"6億年的計算能力!12月4日,《科學》雜誌公佈了中國"九章"的重大突破。這台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一個新高度。

想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創新能力必須跟得上。2019年,中國研發經費支出22144億元,比2015年增長56.3%;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23%,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作為創新的主體,企業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集聚、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上也大有可為。全國各地支援企業承擔重大科技專案,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並對相關企業實行稅收優惠。

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的雲飛路兩側,密佈著2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被稱為"量子大道"。在這條路上,量子猶如一束光,指引著青春集聚。

《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域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2019年,中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評估顯示,中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保持上升勢頭。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數。于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記者劉方強、秦華江、齊菲、黃揚、許曉青、白瑜、徐海濤)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