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春節臨近經濟運行或現小幅波動 新一輪定向降准有望推出

中国财富网
2018-02-01 14:49

已收藏


1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資料顯示,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3%,環比回落0.3%;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3%,環比上漲0.3%;綜合PMI為54.6%,與上個月持平。

專家表示,由於季節性因素,年初PMI指數出現波動是正常現象。預計3月份以後,企業將加快新一年生產經營佈局,經濟走勢逐漸回歸平穩。上半年經濟雖然可能出現小幅緩慢下行,但全年經濟仍將穩中有進。而從年初監管力度看,金融去杠杆將延續,貨幣政策會維持穩健中性,或有新一輪定向降准。財政政策保持積極,但寬鬆空間有限。

季節性因素導致指數波動

1月製造業PMI雖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期持平,連續16個月位於51.0%以上的景氣區間,製造業繼續保持穩步擴張走勢。

在專家看來,季節性因素成為1月製造業PMI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由於春節長假臨近,企業開工率降低,今年1月製造業PMI比上個月下降了0.3%,降幅為正常的季節性波動。過去5年每年1月份製造業PMI都呈現季節性下降,平均降幅在0.3%。

受與聖誕、新年相關的國外市場需求提前釋放等因素影響,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5%,比上月下降2.4個百分點。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出口訂單的季節性對於製造業PMI的拖累在0.1%左右。

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出口企業也帶來了較大壓力。17.4%的出口企業認為人民幣匯率波動給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不利影響,比重比上月上升2.7個百分點。“由於人民幣升值,出口波動明顯,裝備製造業、大中型企業生產活動有所下降。”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表示。

同樣是受春節假日臨近等因素影響,1月份消費品製造業加快增長。“消費品製造業PMI為52.7%,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和製造業總體水準1.8和1.4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製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醫藥製造業等行業PMI均位於53.0%及以上的較高水準,擴張動力較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

不過,不少專家表示,年初資料存在一系列特殊性,可對照性較低,進一步驗證要等待開工季。“2017年春節在1月,2018年在2月,春節錯位對於工業和商業的影響都會比較大。工作日差異也可能對統計體系的資料有一定影響。此外,嚴寒天氣也會帶來資料異常,比如居民用電偏高,以及建築開工資料偏低。環保限產影響邊際減弱後,供給端是否會有反彈也並不清楚。”郭磊表示。

也有專家指出,雖然製造業仍在平穩擴張,但近幾個月略有增長放緩趨勢。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研究室副研究員劉學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與我國房地產市場逐漸趨於穩定,房價以及眾多原材料和工業品漲幅趨緩有一定關係。

首次發佈綜合PMI產出指數

國家統計局自2018年1月份開始發佈月度中國綜合PMI產出指數。這是我國首次發佈綜合PMI產出指數。

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人介紹,我國綜合PMI產出指數的編制方法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即將製造業生產指數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進行加權求和。綜合PMI產出指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於50%時,表明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表明經濟總體收縮。而相對於GDP增速來說,綜合PMI產出指數是同步指標,製造業PMI是先行指標。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志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PMI分別從製造業和非製造業兩個生產領域反映經濟發展的景氣狀況,不能反映經濟結構的變化對整體經濟帶來的影響。綜合PMI產出指數可以更好體現出整體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對經濟產出的推動作用。

“1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6%,與上月持平,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趙慶河指出,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高於製造業生產指數1.8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業務總量的增長快於製造業生產。

“非製造業景氣度高於製造業,表明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服務業包括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速度加快,新的動能不斷集聚,從整體上對於改善中國經濟品質有很強的助推作用。”王志剛說。

“非製造業中,高端服務業表現較好,建築業表現較差。這說明中國的產業結構在調整。其中,建築業回落是一個長期趨勢,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然出現的現象。”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要辯證看待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美國等發達國家正在進行再工業化,我國同樣不能因為強調發展服務業而影響製造業的發展,尤其要關注產業升級。

近期經濟或現小幅放緩

對於經濟未來的運行走勢,多位專家認為,短期內還有可能出現輕微放緩。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表示,從1月PMI來看,經濟開局緩慢下行態勢漸顯,還需緊跟高頻資料確認利率下行拐點信號。2018年在消費穩健、進出口修復和基建托底的預期下,全年經濟下行壓力不大,預計全年GDP同比增速可能走出淺“V”字,上半年可能出現小幅緩慢下行,下半年有所恢復。

連平認為,由於春節錯位季節性因素,1、2月PMI指數以及進出口貿易等資料出現波動是正常現象,並不代表2018年經濟運行走勢。預計到3月份之後製造業PMI將會上升,繼續保持在擴張水準。

陳中濤也表示,企業正在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戰略,加強內部管理,加快技術創新。預計3月份以後,企業將加快新一年生產經營佈局,經濟走勢將逐漸回歸平穩。

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穩健,外需環境整體也較好。根據IMF最新預測,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上調至3.9%,較2017年提高0.2個百分點。目前主要發達國家製造業PMI仍處於2016年以來的高位,主要發展中國家製造業PMI延續反彈。

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員李俊德說,從一季度開始,本輪金融、地產、地方政府三重緊縮的效果初步顯現,會有部分經濟資料出現小幅下滑。從全年看,經濟增速或出現前低後高。“此外,從年初監管力度看,金融去杠杆延續,貨幣政策會維持穩健中性,但定向降准可能出現。財政政策保持積極,但寬鬆空間也有限。”

王志剛認為,中國經濟具有較大韌性,未來一段時間仍將保持穩中有進,但也要注意防範並妥善化解一些風險,平衡好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的關係,通過市場化改革激發更大活力,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