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央企去產能再圈定四大行業 煤炭等領域重組整合將加強

中国财富网
2018-01-18 09:06

已收藏


今年國企國資改革的重點是什麼,本周的兩次會議已給出明確信號。

1月17日的國務院國資委“2017年央企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1月15日的中央企業及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均提出:2018年要做好有色金屬、船舶製造、煉化、建材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工作。在國資改革專家看來:“這四個行業成為了2018年去產能的新目標,因而也將是重組與混改的重要領域。”此外,通信、化工、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的央企重組也備受市場期待,特別是環保產業,或將成為整合的新重點。

“去產能”再圈定四大重點行業

在17日的發佈會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沈瑩表示,央企2017年經濟效益明顯高於預期,效益的增量和增速雙創五年來最高水準。

據披露,中央企業2017年全年營收26.4萬億元,增長13.3%;利潤總額14230.8億元,增長15.2%。有4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利潤總額超過百億的央企達到41家。其中,石油石化、鋼鐵、煤炭等傳統產業打了“翻身仗”,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板塊效益穩步增長,對央企整體效益貢獻超過40%。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國有經濟從2016年10月開始已走出了L型底部,國企整體業績也有了好轉。目前,國有經濟已進入了高品質發展週期。央企的業績向好,與改革紅利釋放不無關係。過去這一年,國資委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以及國企改革重點難點問題努力突破,均獲得了顯著的效果。”

15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國資委年度會議上指出,2018年,央企要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整合煤炭產能8000萬噸的目標任務,積極推動煤電去產能,做好有色金屬、船舶製造、煉化、建材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

“這四個行業提出來了,預示著2018年去產能的新目標已明確,自然也是重組與混改的重要領域。”李錦認為。

沈瑩在的發佈會上也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在推動央企去產能的過程中,不僅要淘汰落後產能,還要堅決退出一些低效無效的產能。具體來說,目前為止,鋼鐵去產能的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要利用現代技術來改造提升傳統的鋼鐵產業。煤炭產業2017年超額完成了去產能任務,2018年要繼續加大煤炭去產能工作的組織力度,2018年初步安排煤炭去產能指標在1000萬噸以上,重點是要推動煤炭行業的重組整合力度。

此外,在煤電、船舶製造、有色金屬、煉化、建材等行業要繼續加大去產能力度。“不僅如此,去產能還要注重與國企深化改革、技術改造、重組整合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產業的發展。”沈瑩說道。

提及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重組

2017年先後完成了國機集團與恒天集團,保利集團與中輕集團、中國工藝集團,中國國電與神華集團三組7家央企重組。至此,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戶數調整至98家。

肖亞慶在15日的會議上提出,要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戰略性重組。同時,以擁有優勢主業的企業為主導,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專業平臺作用,持續推動煤炭、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資源整合。

其中,推進“通信、化工”領域重組是在2017年9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的,未來動作令人期待。在化工行業,儘管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已就二者的“合併”消息多次澄清,但由於二者合併能夠在業務層面實現上下游結合,使產業鏈更加完整,有利於形成更穩定的交易關係,因此市場的預期一直未減。

至於通信領域的重組,有分析人士認為,更可能採取的方式是行業專業化整合。或許將會參考“鐵塔模式”,以此達到減少重複投資和惡性競爭的目的。“新一輪通信行業的國企重組,很可能繼續是將運營商的部分業務分別剝離再予以整合,此外也不排除地方通信國企併入同行業央企的可能。”上述分析人士稱。

此外,“海工裝備、環保這兩個資源整合領域是在國資委年度會議上新提出來的,特別是環保產業未來將怎樣做大,將是整合的新重點。”李錦認為,新一輪的重組整合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強強聯合獲得規模效應等勢頭愈發明顯,戰略新興產業也成為國企結構佈局優化的重要陣地。

央企降杠杆也是備受關注的話題,沈瑩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已明確,到2020年前,央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要再下降兩個百分點。同時,央企為提高資本實力還要做到三個“爭”:一是爭取擴大股權融資。二是通過債轉股增加資本,目前約有36家央企具備債轉股業務需求,17家央企已和有關機構簽訂了債轉股協定,框架協定金額達5000億元,國資委正在督促債轉股加快落地,其中40%的專案已經落地。三是通過提高效益,增加資本積累。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