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投資

“一帶一路”戰略加速推進 今年望進入黃金髮展期

中国证券网
2017-02-13 08:52

已收藏


“一帶一路”是新時期的對外開放戰略。從最初的倡議到如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一帶一路”藍圖正在穩步展開。

近期“一帶一路”相關政策措施密集落地,“一帶一路”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從2016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到今年5月即將在京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從中央部委的2017年工作會議,到地方的對接部署,“一帶一路”戰略正在加速推進。

有關專家認為,今年是“一帶一路”發展的黃金期,項目領域繼續拓寬,參與地區和國家進一步增加,項目已步入密集落地期。此外,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空間大,特別是跨境電商、服務外包、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合作將加強。

“一帶一路”戰略加速推進

商務部資料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近3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3.1萬億美元,占對外貿易總額的26%。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所長郝紅梅指出,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對外投資步伐明顯加快,進入對外直接投資快速發展階段,但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僅為美國的1/10、德國的1/3。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交易夥伴。海關資料顯示,今年1月我國對印度、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的外貿進出口分別增長23.6%、44%、46.9%、26.5%。美國新一任總統上臺後,其貿易政策偏向保護主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於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指出,“一帶一路”戰略有三大投資切入口。一是境外合作區的建立,目前中國已經在23個國家建立了境外合作區,有1200多家中資企業進駐,年產值已經超過了200億美元,為當地解決了25萬人的就業。二是基礎設施的聯通聯動。三是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其工業化進程。

“一帶一路”將成今年經濟增長點

“一帶一路”動作越來越大,勢頭越來越猛,那麼到了2017年,我們應該有什麼期望?專家認為,目前無論是從國內環境還是國際局勢來看,“一帶一路”都處在一個黃金時期。“一帶一路”將是2017年中國經濟的一大增長點。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指出,“一帶一路”戰略會推動亞非拉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亞非拉地區大部分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自由貿易戰略會推動周邊的開放,而且要把開放輻射“一帶一路”,要構建11個國內貿易試驗區的網路。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現在在全球扮演著積極推動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積極推動世界合作發展的重要力量。

同時,業內人士認為,2017年,“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將得到更快發展,項目領域繼續拓寬,參與地區和國家進一步增加。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學系研究員張鋒撰文說,南海局勢的轉變,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契機。2017年還將是“中國-歐盟藍色年”,雙方將推進海洋管理和藍色經濟等方面合作。

“一帶一路”專案領域將繼續拓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認為,目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多集中於貨物領域,科技、資訊、教育等領域合作相對較少,加強服務業合作可以增強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培養更多的國際化人才,還可以加強民間交流。我國還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文物保護和旅遊方面的合作,促進簽證和海關申報的便利化。電子商務合作潛力也很大,它能夠幫助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迅速實現優勢互補,讓更多的特色物產進入我國,也可以拓展我國企業的銷售管道。

“一帶一路”投資主題凸顯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往縱深發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往來合作將更加密切,這意味著參與其中的中國公司將進一步受益。同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在京舉行,美國退出TPP協議等都將給戰略實施帶來利好,並進一步傳導至資本市場。

長江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具體來看,短期受益最為顯著的是海外工程承包公司。隨著建設步入中後期,中國具有比較優勢行業也將獲益,中長期來看“一帶一路”沿途商貿旅遊公司也將被帶動受益。

關於“一帶一路”的投資機會,安信證券認為應把握兩個產業鏈,三個區域。一個產業鏈是“一帶一路”基建鏈,最主要的是海外工程、建材、機械設備、交運,另一個產業鏈是優勢產能輸出鏈,比如高鐵、通信設備、電力設備等。三個區域,分別是新疆、廈門、西安。

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對於資本市場而言,“一帶一路”將是貫穿未來3至5年的投資主題。短期來看,“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基建、高鐵、能源等需求將會給目前過剩的鋼鐵等行業帶來需求空間,相關的板塊個股將大有可為。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