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少量的刺激措施有助於穩定中國搖搖欲墜的經濟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19-04-26 16:19

已收藏


在4月12日至14日於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IMF下調了除中國外所有的主要經濟體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下降0.2個百分點至2.3%,而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從6.2%上升到6.3%。雖然只是小小的變化,但卻是中國經濟正在企穩的一個信號。

于本周公佈的第一季度的經濟資料證實了這一信心:GDP同比增長6.4%,好於預期;3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長8.5%,出乎意料;3月份的零售額增長了8.7%。

早些時候公佈的貿易資料也大多表現不錯。出口增長為14.2%,這與全球經濟嚴重放緩或貿易衝突造成重大影響的說法不符。

然而,進口同比下降7.6%,考慮到消費和投資正在企穩的其他因素,這似乎有些奇怪。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顯然從擔心去杠杆化轉向了穩定經濟增長。3月份的信貸資料——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總量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都意外地出現了增長。

政府宣佈降低增值稅,這將對中國的消費家庭來說,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更便宜,並刺激消費。除此之外,還必須增加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為已獲得批准的基礎設施專案融資。

整個刺激計畫似乎只占GDP的1.5%左右,雖然遠低於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大規模刺激計畫,但顯然已足以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儘管在IMF會議間隙普遍達成共識,即該刺激計畫將足以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穩定在6.2%-6.3%區間,但對中期前景的樂觀情緒有所減弱。

有了額外的刺激措施,即使規模不大,杠杆率自然會上升,金融風險也會上升。有報導稱,中等規模的銀行大多受地方政府控制,它們的不良貸款將不斷上漲。

美國人們對美中貿易爭端的態度也有類似的特點:樂觀人士認為短期內兩國將達成協議,從而降低2019年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但悲觀人士認為協議將得到堅持。

雙方似乎有動力在未來幾周內達成協議,協定的內容可能包括中國將承諾:

購買更多的美國產品(洩漏的數位是6年1.2萬億美元);
向進口和外來的投資(如汽車、金融服務以及雲計算領域)開放額外的市場;
以及採取措施消除強制技術轉讓和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

從中期來看,每個要素都面臨著風險。由於太平洋兩岸的問題,一些採購可能無法實現;和/或儘管中國購買了這些商品,但由於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一直在快速增長(2016年至2018年間增長了17%),美國的貿易逆差可能會上升。

在市場准入方面,即將開放的行業都受到嚴格的監管,這些市場是否真正開放還有待觀察。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本身就是一個緩慢過程。因此,不難想像,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宣稱中國沒有嚴格執行該協議。

中國專家的共識是,中國不會大幅開放和改革經濟,因此美國方面在未來某個時候幻想破滅的可能性非常高。

 
來源:Brookings Institution
Translated by Vanessa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