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中國的銀行隱藏著一波壞賬

彭博
2019-03-18 11:48

已收藏


中國的銀行可能會在未來面臨著大量的不良貸款。2018年的官方資料表明這個問題得到了廣泛的控制。現實情況是,銀行剛把舊的不良貸款從後門清除出去,新不良的債務就馬上從前門進來。
 
2018年,有關部門努力抑制金融體系的杠杆率。未償還貸款相對溫和地增長了10%,新增貸款下降了14%。政府主要通過收緊對影子銀行的限制,將貸款轉移到正規銀行體系來實現這一目標。去年,正規銀行體系新增貸款增長13%。
 
為了給這種增長讓路,以及去年新增存款下降1%,銀行向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了大量不良債務。瑞銀集團駐香港的亞洲金融研究執行董事Jason Bedford在一份報告中說,對資產管理公司的銷售和其他資產處置的資產總額接近人民幣1.8萬億元(合2,680億美元)。
 
正確來說,去年年初,中國的不良貸款有1.7萬億元,年末有2萬億元。換句話說,在出售了幾乎全部已公佈的不良預付款後,去年貸款機構的不良貸款仍高於年初水準。
 
這產生幾個影響。首先,銀行不得不將更多的收益用於貸款損失準備金。2018年上半年,中國工商銀行將43%的撥備前利潤用於增加資本儲備。中國農業銀行的減值損失相當於上半年利潤的56%,高於上年同期的41%。
 
以國際標準衡量,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仍然很低
 

 
來源:彭博社
 
其次,這些資料表明,中國才剛開始觸及不良貸款問題的表面。報告中的不良貸款率很低:工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去年9月底為1.53%,低於一年前的1.56%。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猜測這些數字到底有多準確。中國銀行業IPO招股說明書暗示,對壞賬的定義較為寬鬆。
 
第三,金融部門的資金越來越緊張。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政府干預,銀行將更難籌集資金。Bedford指出,資產管理公司也將需要更多資本,而且並不打算與最需要額外資本的中小型銀行打交道。
 
大型國有銀行已開始推出資本重組方案。今年1月,中國銀行成為第一家發行永久債券的公司,籌資400億元。中信銀行也計畫出售這些債券,這些債券將計入一級資本。
 
這些事情可能需要央行的支援才能取得成功。央行上個月將15億元一年期票據換成了永久債券,這是央行首次使用一種旨在提高市場對這類證券的接受程度、鼓勵商業銀行增持債券的新工具。預計還會宣佈更多此類互換交易。
 
目前的形勢並不會激發外資銀行的信心。中國迫切需要全面、透明地披露其壞賬的規模,並制定一個明確的計畫來解決這一問題。拖延的時間越長,解決問題的代價和痛苦就越大。
 
來源:彭博,譯者:Vanessa Chen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