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緩幅度之大甚至導致蘋果公司也栽了跟頭,與此同時,中美之間90天的貿易休戰期限也在一天天過去。不過,媒體對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的一項重大轉變的關注度卻較低,而這一轉變正在悄然顛覆全球金融體系。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的儲蓄大國和美國國債等外國資產的大買家,但現在已變成一個支出大國,即便是當前的週期性經濟增長下滑也不太可能永久性的破壞這一趨勢。2018年初,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已超出號稱消費支出頭號大國的美國。隨著中國人在國內外消費規模的逐步擴大,該國對全球其他地區的貿易順差額已較此前規模大幅下降。
這一轉變對全球資本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從投資美國國債的退休人員到投資印尼或印度等市場的基金經理等概莫例外。這一轉變最終還可能有助於緩解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部分摩擦。
中國商品的出口規模依然可觀。但在中國人日漸富裕的情況下,他們的消費支出也在增加。中國2015年的季度商品貿易順差為1,500億美元左右,到2018年第三季度,這一順差已降至僅1,000億美元。
同一時期,中國在外國服務,主要是旅遊方面的淨支出從500億美元飆升至逾800億美元。雖然當中部分是遊客為規避中國嚴格的海外投資限制而將資金轉移至海外,但是過去幾年,國際大城市的人們都應該見識過中國遊客的購物熱潮。
這些遊客給旅行社和手袋賣家帶來了意外的豐厚收益,但他們的購物潮卻意味著中國在整體上減少了購買其他資產的資金,比如美國國債。以往,中國通過買入美元以阻止龐大的貿易收益推高人民幣匯率,但現在情況卻正相反。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在2013年達到1.3萬億美元的頂峰,之後呈下滑態勢,如今降至1.1萬億美元,如果美國的新關稅措施進一步削弱中國的出口,這一趨勢恐怕會在2019年加速。
由於投資者逃離慘澹股市令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因此目前來看中國減少美國國債購買量不會帶來大麻煩,不過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導致美國國債價格承壓。自2014年以來,外國政府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基本持平。但美國國債同期整體增加了20%左右。這當中的風險在於,美國國債需求下降意味著美國政府的借款成本或將上升,而企業和消費者的借債成本也可能隨之上行。
更為直接的影響是對新興市場的巨大衝擊。隨著中國消費增長,儲蓄就會減少,也就是說可用於投資的資本減少。北京方面一直在努力吸引更多外資填補這一缺口。去年新興市場受創不單單是因為美元走強,也因為中國股市和債市吸引了空前規模的資金流入。
僅去年第二季度,中國證券組合投資資金淨流入就達到610億美元,較2014年的季度水準高出兩倍。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資料,2018年全年其他新興市場的資金淨流入總額為450億美元。IIF估計,2018年中國吸收了新興市場非居民證券組合投資資本的75%,2019年將吸收約70%的資本,相比之下2017年僅為28%。一個可能影響是:即使2019年美元走軟,許多新興市場恐怕仍會舉步維艱,因目前它們正在與中國爭奪外國投資資本。
從短期來看,這可能是需要對美中能否達成貿易協定持謹慎樂觀態度的原因之一。去年12月初,美中雙方同意進行90天的貿易休戰,美國方面延遲上調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同時雙方也就其他有爭議的問題展開談判。中國可能不會對美國要求其不再支援微晶片和機器人等關鍵技術行業作出讓步,但中國的確需要更多外資,需求最明顯的是醫療保健等行業。這些行業價格太高,但提供的服務往往很糟糕。
美國投資者上周關注蘋果公司iPhone在華銷量不及預期這一令人吃驚的消息,並因此對未來幾個月的前景感到擔憂。
但隨著時間推移,對全球市場影響更大的是中國消費需求的大幅增長、儲蓄的大幅下降以及中國對外資需求的大幅增加。
來源:華爾街日報,譯者:Coral Zhong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