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初創公司一派繁榮,估值高出天際。但儘管一些投資者看到希望和回報,另一些投資者卻看到風險和潛在幻滅。未來將如何呈現,眾人說辭不一。
瘋狂的支出,高出天際的估值——這些並不陌生。在20年後的今天,互聯網繁榮似乎又在遍地開花,但這次的參與者規模大得多——而且還是中國公司。
北京一家幫助消費者用智慧手機訂咖啡的初創公司在創立七個月後,就成為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另一家被稱為“卡車中的優步”的公司,估值已經攀升至2017年收入的300倍;優步本身的估值僅為收入的10倍左右。
但是,雖然一些投資者認為市場生機盎然,另一些投資者卻認為市場日益受到多種因素的威脅,包括嚴格的監管和全球貿易摩擦。最大風險是什麼?無非是再來一次互聯網泡沫破滅——中國版的。21世紀初期發生在美國科技行業的一次互聯網泡沫破滅令該行業價值蒸發數十億美元,對科技行業的投資也被冷落了數年。
受全球科技股下跌以及中美貿易爭端日益升級引發的恐慌情緒拖累,中資上市科技股上周大跌,這表明調整的跡象已經出現。上證綜指上周下跌7.6%,以科技股為主的深證綜指則重挫10.1%。
此外,美國近期還指責中國從事科技相關的間諜活動,並提出對侵犯人權行為的擔憂。美國一旦對中國科技公司實施制裁,可能導致這些公司的產品失去一個重要市場。
智庫Eurasia Group科技分析師Paul Triolo說,在政府壓力、與美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股價下跌的打擊下,中國互聯網巨頭如今突然發現,自己已身處兩難境地,而且這些問題只會越來越糟。中國科技行業的增長很大一部分靠這些巨頭推動。
目前,中國初創領域高估值的情況繼續存在。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資料顯示,不僅中國109家獨角獸公司的總估值高於127家美國獨角獸公司的總估值,而且這些中國公司成為獨角獸公司的速度也比美國同類公司快得多。這些中國獨角獸公司的總估值為5,350億美元,而美國獨角獸公司的總估值為4,780億美元。
據熟悉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知情人士稱,該公司可能會首次將旗下最新全球基金中的大部分(至多60%)投向中國。預計該基金的規模將達到80億美元,是紅杉資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基金。紅杉資本是矽谷最有聲望的風投公司之一。
VentureSource的資料顯示,年初迄今,中國初創企業的融資額首次超過了美國同類企業,分別為710億美元和700億美元。這種增速——投資額達到五年前的18倍——自從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滅以來就不曾有過了,這不禁讓人以為,中國正在趕超矽谷,成為全世界的科技中心。
但中國政府越來越警惕民營科技企業的影響力,同時業內許多大企業在兩敗俱傷的價格戰中大量燒錢且幾乎看不出何時才能盈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科技企業的主導地位面臨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在像中國這樣巨大的市場上,為爭奪市場份額而提供折扣,可能會獲得豐厚回報。但即便是贏家也會面臨後遺症:一旦沒了補貼,笑納贈品的消費者就可能轉身他顧。
這可以能會引發國際衝擊波,因為今年以來對中國初創公司的投資約有45%來自海外。
要想評估潛在衝擊,中國的共用單車公司便是很好的縮影。去年,這些公司花錢的速度之快還無以倫比。在投入數以百萬計的資金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投放自行車之後,幾家公司又尋求佔領美國和歐洲的大都市區。
如今,共用單車公司接二連三曝出現金流問題。知情人士透露,摩拜最近將自身出售,價格比其最近一輪融資獲得的估值低了近10億美元。Ofo正在扭轉其海外擴張策略。國內第三大共用單車公司小藍單車則在去年底破產。
另一個變數是中國的監管環境。過去較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科技巨頭的發展讓國家引以為傲。當前,中國領導人雖然仍鼓勵創新,但加強了對國內多家科技巨頭的監管,包括騰訊和阿裡巴巴,甚至關閉或叫停了他們不喜歡的產品。
今年6月份,《人民日報》警告投資者不要一窩蜂地投資科技初創公司,把投資變成一場“賭博”。之後小米不得不收縮其雄心勃勃的上市計畫,最終在7月份進行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對其估值為540億美元,僅為最初期望值的一半左右。
不過,資金仍在源源流入。9月份,中資投資機構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Group)設立了一個106億美元的新基金,創亞洲私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超過去年KKR & Co. L.P. (KKR)旗下一檔基金籌集的93億美元。高瓴資本稱,上述新基金“被大量超額認購”。
來源:華爾街日報, 譯者:Coral Zhong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