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澤璟製藥盛澤林:讓新藥安全有效可負擔

中国证券网
2020-02-12 09:38

已收藏

生逢其時,圓夢科創。伴隨澤璟製藥登陸科創板上市,A股市場正式向無收入未盈利企業敞開懷抱。

  資金上的“捉襟見肘”,可能是一家正處於研發階段、沒有產品、沒有銷售的科創企業最大的痛點。資本市場的包容和支持,無疑解決了澤璟製藥的後顧之憂。“蟄伏”多年後,澤璟製藥手握11個主要在研藥品的29項在研專案走上資本市場舞臺,其中晚期肝癌用藥多納非尼有望在今年獲批上市。

  “這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機遇,這是改革創新賦予我們的使命。”澤璟製藥董事長、總經理ZELIN SHENG(盛澤林)在接受上證報專訪時如是感慨。盛澤林坦言,科創板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能夠讓公司認認真真做研發,靜下心來搞科研,公司將以更加成熟的姿態,更加主動的作為為社會、投資者創造更大的價值。

  醫者仁心,璟潤眾生。從臨床醫生到醫藥企業家,身份的轉變進一步堅定了盛澤林的信念:讓更多患者用上安全、有效、可負擔的新藥。

  無收入未盈利企業勇闖A股

  從2019年6月10日獲受理,到2020年1月23日正式掛牌上市,澤璟製藥僅用7個月時間圓夢科創板。

  按照傳統A股IPO標準,澤璟製藥將被“盈利門檻”擋在資本市場的門外,待業績達標再上市至少要等3年,就在公司考慮是否赴港上市的時候,科創板的出現給了公司一個在“家門口”上市的機會。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註冊制試點下的科創板設置了多元化的上市條件,精心設計了以市值為核心兼顧收入、利潤、現金流指標的多套上市標準。其中為無收入未盈利企業所量身定制的第五套上市標準,讓盛澤林看到希望,促使其有勇氣率領公司闖關科創板。

  不唯盈利論英雄,以科技創新補齊資本市場的短板,考驗著科創板的包容性。作為第一家無收入未盈利的上市公司,澤璟製藥正是註冊制改革下多元化上市條件的受益者,並再次充當了註冊制的“試金石”,試出了註冊制的實質,試出了科創板的魄力。

  談及澤璟製藥在科創板“賽場”突破的多個第一,盛澤林說得最多的是感謝,“感謝時代給予我們的機遇,感謝科創板給我們的支持。”作為探路者,澤璟製藥能夠為後來者提供哪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盛澤林笑言,非常樂見澤璟製藥能夠為更多創新藥企業提供有益示範。“科創板審核問詢全程資訊公開透明,我們走的每一步大家都能看到。澤璟僅是一個參照,比我們好的企業一定沒問題,與我們有差距的,可以參考進行彌補和加強。”

  創新研發底氣十足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澤璟製藥能夠從眾多無收入未盈利藥企中率先突圍並非偶然。在盛澤林看來,領先的創新研發技術,豐富的新藥產品線已經形成澤璟製藥的“底色”,也讓公司衝刺科創板更有底氣。

  澤璟製藥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新藥研發企業。目前公司擁有11個主要在研產品的29項在研項目,其中4個在研藥品處於II/III期臨床試驗階段、2個處於I期臨床試驗階段、1個處於IND階段、4個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

  “與國際前沿的新藥進行頭對頭的III期臨床試驗需要巨大的勇氣。”盛澤林直言,頭對頭實驗就是讓兩種藥物在同一實驗設計內、同時“賽跑”,從而得出最具說服力的比較資料。誰這麼有膽量?那就是公司目前最接近商業化的核心產品——1類創新藥多納非尼。

  據瞭解,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的首個目標適應症為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其對標產品為德國拜耳的索拉非尼,後者也是目前肝細胞癌一線治療的標準療法之一。

  記者採訪瞭解到,因晚期肝細胞癌的高度異質性與肝癌治療中缺乏有效生物標誌物,以及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已處於肝癌局部晚期或發生轉移,晚期肝細胞癌的系統治療藥物發展緩慢。在這一領域中,包括舒尼替尼、布立尼布、納武利尤單抗等小分子靶向藥物和腫瘤免疫治療抗體藥物都在與索拉非尼的頭對頭臨床研究中失敗。

  那麼,澤璟製藥多納非尼臨床試驗的戰績如何?盛澤林向記者表示,多納非尼在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產生更小的副作用等方面顯示出它的優越性。難得的是,多納非尼作為國內重大新藥創制成果之一,是晚期肝細胞癌治療領域12年來第一個在頭對頭比較的大型III期臨床試驗中得出OS(總生存)優效結果的小分子靶向藥物。具體資料將在2020年腫瘤領域的學術會議上披露。

  安全、有效、可負擔

  手握多個重磅新藥走上資本市場舞臺,澤璟製藥何時能夠迎來收穫期?

  盛澤林透露,根據規劃,多納非尼將於2020年第一季度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當然所有的藥物研發都是有風險的,但後續我們會儘量爭取每年有一個新產品推向市場。”

  “澤璟製藥的宗旨是讓更多中國患者用上安全、有效、可負擔的新藥。”對盛澤林而言,無論其是臨床醫生,還是如今的企業家,他所堅守的醫者仁心及社會責任並沒有改變。談及新藥上市後的價格,盛澤林直言,會綜合考慮患者的可負擔和市場的期望。“我們會在同等價格的條件下,做到讓患者生存更久、副作用更小,不會片面地因為產品的優效而抬高價格。”

  多年的新藥研發積累也讓公司在研產品漸成梯隊,可以滿足不同患者的疾病治療需求。據悉,公司開發了豐富的小分子新藥與重組蛋白新藥的產品管線,覆蓋肝癌、非小細胞肺癌、結直 腸癌、甲狀腺癌、鼻咽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多種癌症和血液腫瘤以及出血、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同時,公司正與國內知名藥企積極推進其小分子靶向新藥與抗PD-1/PD-L1抗體對腫瘤的聯合治療研究。此外,公司還有多個在研的小分子新藥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

  “只有這樣,公司才有生命力,才能夠保持可持續發展。我們更注重未來5至10年的發展。”盛澤林向記者表示,公司上市之後不免要與資本市場諸多大型藥企、創新藥“前輩”同台競技,甚至會有投資者將公司的優劣勢放在“放大鏡”下審視。

  對此,盛澤林並不畏懼,更是在新藥研發方向上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在其看來,新藥研發從一開始的靶點選擇上,就要注重差異化問題。在相同的靶點上,若多家公司一擁而上,每家公司融資的難度將會進一步增加。在研發投入巨大的情況下,這種一擁而上只會導致彼此消耗,在商業邏輯上很難取勝。

  就腫瘤藥而言,聯合治療、合作共贏無疑是未來藥企攻克腫瘤難關的重要出路。盛澤林表示,各家藥企從不同的靶點去研發治療癌症的藥物,一方面,公司之間消耗式的競爭減少了,患者也將獲得更多可選擇的機會;另一方面,藥物的聯合治療將有可能大大提高治療效果,形成協同效應。

  盛澤林表示,聯合治療是未來腫瘤治療的大勢所趨。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