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題:央企重組整合多路並進,還有多少"大戲"待上演?
新華社記者王希
"南北船"謀劃戰略重組,中絲集團整體劃入保利集團,中國五礦、中國寶武等中央企業深化與地方國企合作……近期中央企業在集團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以及"央地重組"等方面動作不斷。
統計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已經先後有21組39家企業陸續開展重組整合工作,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企業數量由2012年初的117戶調整至百戶以內,改革覆蓋了裝備製造、電力、航運、能源、建材、鋼鐵等諸多領域。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國有經濟佈局的調整優化勢在必行。上述重組案例,有的是橫向的強強聯合,旨在集中資源、形成合力,強化規模效應;有的屬於縱向打通產業鏈,重在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
下一步哪些領域將成為重組的熱點?
"當前來說,我們積極研究做好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企業戰略性重組,不斷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16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給出了答案。
他表示,未來的重組工作,將從更注重落實國家戰略出發、從國資國企改革全域出發、從推動國民經濟更好發展出發,充分發揮出資人作用,進一步加強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有計劃有步驟推進。
對此,業內專家以化工領域為例分析說,目前國資委監管的有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未來重組如能落地,將有望提升我國化工行業集中度,減少同質化競爭,有利於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央企集團層面之外,近年來打破企業邊界的專業化整合也有不少實踐--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戰略聯盟等方式,將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
就在今年4月份,中國誠通、中國海油作為牽頭單位,攜手其他5家海工裝備製造央企,共同組建的中央企業海工裝備資產管理平臺--國海海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此前,由相關央企組建的航材保障共用平臺、煤炭資產管理平臺等先後面世,既瞄準部分央企經營存在的"散"和"弱"的問題,也解決"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使國資整體效能有所提升。
"下一步要重點研究推動電力、有色、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產業集中度。"彭華崗表示。
此外,對於央企和地方國企之間已經或計畫推進的重組整合,彭華崗表示"央地重組"是基於合作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有利於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國資委支持這種重組的開展。
他同時強調說,這種合作是雙向甚至多向的。"地方國企可以重組到央企來,央企也可以在結構調整中把一些具備地方優勢產業的企業重組到地方國企去,各類社會資本也可以參與到這些重組過程當中。"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