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核電產業將迎“大事件”:中核、中核建兩大集團重組敲定

中国财富网
2018-01-25 08:55

已收藏


時隔19年,“中核總”重回央企方陣。

近日從多個權威管道獲悉,國務院已批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實施重組。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國資委網站尚未公佈這一消息。

作為央企名錄中排名前兩位的軍工企業,中核與中核建重組將是能源行業繼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國電與神華合併後,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組,98家央企由此將縮減至97家,軍工央企減少1家,核電產業也將迎來“新三角”格局。

“新中核”:主業更強、業務更多元

1999年4月,國務院批准5個軍工總公司改組為企業集團的框架方案,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核總)改組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分家”後,中核保留了完整的核工業科研生產體系,承擔核動力、核材料、核電、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與處置、鈾礦勘查采冶、核儀器設備、同位素、核技術應用等核能及相關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生產和經營任務。而中核建的主業逐漸明確為“軍工工程、核電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術研究、服務”。

在過去近二十年發展中,兩大集團除主業之外的業務領域都得到了很大拓展,重組之後,“整個盤子更大、產業鏈更齊全、多元化發展延伸的領域更多,屬於真正的強強聯合。”業內人士指出。

公開信息顯示,中核目前的業務板塊主要包括核動力、核電、核燃料、天然鈾、核環保、核技術應用、核產業服務,以及新能源。除了具有投資建設和運營核電站的資質,中核還是我國主要的核電技術開發主體、核電設計及工程總承包商、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和核電站出口商,同時也是國內核燃料迴圈專營供應商、是核環保工程的專業力量和核技術應用主力。

而中核建是我國核工業產業建設的“國家隊”,具有三十餘年不間斷從事核電建造的經驗,代表了我國核電工程建設的最高水準,並擁有國際原子能機構授權設立的全球唯一一家核電建設國際培訓中心。此外,該集團在核能利用、水力發電、投資、金融等業務板塊也有涉及,也是我國自主四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海外推介的唯一責任主體。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從核能技術研發、核電發展的角度看,兩大集團打了多年的“配合”,合併為一家後,核心競爭力將明顯提升。“中國目前是核電大國而非核電強國,產業鏈還存在薄弱環節,但建造能力卻是世界一流。一家核電企業既有設計研發,又有建造施工、工程管理和運營管理能力,全世界目前也找不出幾家。”

記者梳理發現,僅就核電技術而言,中核目前在運在建、擬建的民用反應堆技術包括二代和三代壓水堆、重水堆、海陸小型堆、快堆、池式低溫供熱堆,並多年深耕聚變堆。而中核建近年來力推高溫氣冷堆和一體化殼式供熱堆產業化,積極從“承建方”向“業主”轉型。

在核電“走出去”方面,兩大集團已經合作建成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一期工程。重組後,新集團“走出去”主打核電技術不光有華龍一號,還多了6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兩張牌”出海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新格局:“新中核”話語權更重

從歷史積澱、規模體量和產業板塊看,中核集團是核電行業公認的“老大哥”。而過去十幾年,隨著中廣核發展壯大、國家電投誕生,外界一度形容三大核電集團為“三足鼎立”。

與其他行業不同,核電行業運營資質門檻高,業主數量對產業格局和發展的影響十分明顯,近年來包括華能、大唐等發電集團,以及中核建,都在積極爭取核電運營“牌照”。但到目前,投資運營“牌照”的持有者,仍然僅限於中核、中廣核、國家電投三家。

從核電裝機規模看,中核目前擁有在運核電機組17台,在建核電機組8台;中廣核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0台,在建核電機組8台;國家電投目前控股運行4台核電機組,在建機組4台。

從核電技術研發實力看,中核旗下有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核電工程公司等主要研發單位,自主研發設計ACP系列核電品牌,建成實驗快堆,並推出低溫供熱堆;中廣核旗下有中廣核研究院、中廣核工程公司、蘇州熱工院等核心研發單位,自主研發設計ACPR系列核電品牌;國家電投旗下則有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中央研究院、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研發單位,通過引進消化吸收AP1000技術,自主研發出CAP系列核電品牌,以及HAPPY200小型堆。

“裝機規模、研發實力、拳頭產品,是核電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直接體現。”上述業內專家表示,“中核與中廣核幾乎平分了國內在建在運機組份額,二者在這一點上,是有競爭力的核電運營商。但從研發能力看,三家目前的差別並不懸殊。”

而作為核電項目承建方,中國核建與三家業主都有合作。

資訊顯示,中核建目前擁有10 多家核電工程建設專業施工下屬企業,具有30 萬、60 萬、70萬、100 萬千瓦級各系列機組的建造能力,並已經具備華龍一號、AP1000、EPR 先進壓水堆建造能力。

雖然建造能力進入了世界第一方陣,並已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核電建造管理模式,但中核建近年來也遇到競爭挑戰。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核電規模化發展,核電運營企業產業鏈不斷延伸,中核建在核電工程,尤其核島建築領域原有的壟斷地位面臨著被打破的風險。“此前廣東火電工程公司、中建二局進入核島土建及安裝領域,已經表明競爭存在。”

不過,中核建旗下中國核建股份公司去年發行首期超短期融資券時指出,國內核電核島建設競爭進入適度競爭階段,但核島建設對建築企業在施工技術及施工經驗方面設有嚴格標準,加之我國不斷強化核電建設工程的安全管理,短期內中核建依然在核島部分建築市場保有絕對競爭力。

“總之,單從核電角度看,中核與中核建的合併,重塑了三家業主組成的產業競爭格局。核電建造環節分量很重,‘新中核’在整體實力和產業話語權上再次與中廣核、國家電投拉開了距離。”上述業內專家表示。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