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 投資

玉磨鐵路全線93座隧道已貫通65座

新華絲路網
2020-05-19 14:08

Already collect


今年以來,雲南在建鐵路工程項目紛紛傳來捷報。備受關注的玉磨鐵路各段工程建設更是持續提速,多個橋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2月以來,“一級高風險隧道”立新隧道貫通、玉溪至磨憨段鋪軌全面啟動、溜坍湧突極高風險新平隧道貫通……

玉磨鐵路是中老國際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于雲南玉溪,途經普洱、景洪,止於中老(撾)邊境磨憨口岸,全長507.4公里,是雲南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基礎設施。

全線預計2021年底可通車,屆時,玉溪至西雙版納僅需2小時30分鐘左右,至老撾萬象有望實現夕發朝至。

春意漸濃天漸暖,當下,項目建設熱潮湧動,工地熱鬧起來了,機器響起來了。

橋隧比高達87.3% 雲南鐵路建設面臨極其複雜的地質條件

高山,深谷,大江……與全國大部分省市相比,雲南分佈在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而成的巨大皺褶間,海拔高差大,地質條件極其複雜,加之危岩、溶洞、湧水、突泥等難題,鐵路建設面臨極其複雜的地質條件,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

“中老昆萬鐵路玉磨段共有隧道93座,橋樑136座,橋隧比高達87.3%,建設難度極大。”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部長曾祥記說。

據介紹,玉磨鐵路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縫合帶,受構造運動影響,隧道圍岩擠壓破碎,軟弱圍岩占比高。線路穿越3個山脈和4水系,沿線地形地貌變化較大。

與此同時,在這條線上,重點控制性工程較多。長度大於10公里的隧道就有15座,部分隧道頻繁突泥湧水、初支變形,施工安全、工期風險高。

即便如此,廣大鐵路建設者仍然知難不畏,迎難而上,排難而進,全力推進鐵路建設。在“鐵建人”不斷的努力下,目前,全線93座隧道已貫通65座。

這些從大山深處傳出的捷報,時刻展現著“鐵建人”在雲嶺大地上勾勒出的美好景象。

玉磨鐵路全線最長Ⅰ級高風險隧道安定隧道突破萬米大關

1月13日,中老昆(明)萬(象)鐵路最長隧道——安定隧道出口至五號斜井順利貫通,全隧正洞累計掘進10660米,突破萬米大關。

安定隧道全長17.5公里,位於雲南省元江縣與墨江縣交界處,為全線I級高風險長隧,穿越巍峨的哀牢山山脈,共經20條斷層和2個向斜構造,地質條件極為複雜。

安定隧道集有害氣體、岩溶、軟岩、湧水、高地應力、高地熱於一體,被稱為地質博物館,其工程規模、建設難度與工程風險在國內鐵路隧道施工領域都極為罕見。

為實現按期貫通目標,安定隧道採取“長隧短打”的方式,設置5個斜井和進出口共7個作業工區分段進行施工,由中鐵十九局和中鐵五局各承擔一半的施工任務。

“這條隧道以炭質泥岩、炭質葉岩為主,局部夾雜砂礫,其中最複雜一段炭泥質結構,岩體極破碎,像在沙袋中挖隧道一樣,只有採用注漿加固才能保證隧道穩定。”中鐵十九局集團玉磨鐵路專案部經理王海峰說。

目前,隧道各工作面正加速推進施工,預計2020年貫通。

一級高風險隧道立新隧道順利貫通

2月15日,中老昆(明)萬(象)鐵路玉溪至磨憨段一級高風險隧道立新隧道貫通,標誌著中老鐵路高風險隧道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立新隧道位於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與新平縣交界處,全長5.3公里,隧道最大埋深247米,穿越5條斷層破碎帶,施工中存在偏壓、大變形、湧突、溜坍等情況,加上隧道下穿昆明至磨憨高速公路,施工難度極大。

針對隧道複雜地質條件,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聯合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單位,創新了三臺階預留核心土帶仰拱施工工法、非爆開挖技術,自主研發了全配套移動棧橋、組合式變截面二襯台車等隧道施工“利器”,全力推進隧道建設。

中老鐵路首座萬米長隧萬和隧道貫通

3月13日,由中鐵十二局集團承建的中老昆(明)萬(象)鐵路萬和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全線貫通第一條萬米以上的隧道。

據瞭解,萬和隧道全長17.44公里,位於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境內,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隧道最大埋深586米,最小埋深僅5米,加之穿越2個大斷層,Ⅳ、Ⅴ級圍岩占比高達88%,屬於典型的軟岩大變形鐵路隧道。

在施工過程中,突泥湧水頻發,最大單日湧水量達6.4萬立方米,加之下穿昆明至磨憨高速公路,給施工帶來極大困難。對此,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組織各參建單位不斷優化施工工藝,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和圍岩監控量測,採取動態調整支護參數、加大預留變形量、增設套拱控制圍岩變形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圍岩變形風險,安全有序推進隧道建設。

溜坍湧突極高風險新平隧道貫通

4月26日上午,經過鐵路建設者近4年的艱苦奮戰,中老昆(明)萬(象)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新平隧道安全按期貫通。

新平隧道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全長14.8公里,屬單洞雙線隧道。該隧道從兩大斷裂帶間通過,共穿越7條斷層破碎帶,圍岩極其鬆散、破碎、富水,溜坍、軟岩大變形以及突泥湧水頻發,地質條件極為複雜、安全風險極高、施工難度極大,是全線的“咽喉”工程。

因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2016年6月開工建設以來,每向前掘進1米建設者們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據統計,新平隧道先後發生突泥湧水31次,湧突量6.7萬余方,溜坍410余次5.7萬余方,累積變形達2160米。

為破解施工難題,鐵路部門和施工單位組織專家組進駐現場,根據現場實際進行動態設計,採取長隧短打策略,全隧開設13個輔助坑道,最多時29個作業面同時施工。

前進,突湧,倒退,清理,再前進。在與複雜地質的博弈中,參建單位創新使用“三臺階預留核心土帶仰拱非爆一次性開挖工法”,自主研發整體配套移動棧橋、組合式變截面二襯台車等隧道施工利器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雲南鐵路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再添動力

建設正在持續推進,捷報還在頻頻傳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雲南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之年。在過去的5年,雲南五大基礎設施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鐵路作為國家戰略性、全域性、關鍵性基礎設施,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雲南鐵路建設正科學有序穩步高效推進,為不斷夯實雲南高品質跨越發展再添動力。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