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戰爭是和平的鏡鑒--走訪波茨坦會議舊址采西林霍夫宮

新華社,德國波茨坦
2020-09-01 12:30

已收藏

新華社德國波茨坦9月1日電通訊:戰爭是和平的鏡鑒--走訪波茨坦會議舊址采西林霍夫宮

新華社記者張遠 任珂

采西林霍夫宮位於德國波茨坦市北,淡黃磚牆暗紅屋瓦。夏日時光,宮殿為綠色草木環繞,相映成景,吸引遊人在附近漫步騎行,不少人在周圍的湖灘曬日光浴,湖中遊船汽艇往來穿梭。

75年前的夏天,這座英格蘭風格的宮殿外是另一番景象。按照英國時任首相邱吉爾的秘書瑪格麗特·米爾沃德的記述,柏林與波茨坦到處是廢墟,有不少難民與受到戰爭創傷的孩子,"(他們)漂亮,金髮碧眼,卻失魂落魄"。

采西林霍夫宮見證了世界歷史的重大轉折。1945年7月至8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領導人在此舉行會議,討論結束對日本作戰條件以及有關對日戰後處置方針。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並加入該公告。

采西林霍夫宮自今年6月末開啟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特展。特展持續至11月末,主題是"波茨坦會議1945--塑造世界秩序"。展品透出戰時凝重氣氛,而透過窗向外望是德國北部寧靜的湖光山色。觀展的人們時刻可以感受到歷史與當下、戰爭與和平的巨大反差。

參與布展的普魯士宮殿與花園基金會歷史學家於爾根·盧告訴記者,采西林霍夫宮展覽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波茨坦會議召開時的原貌。穿行其中,參觀者仿佛穿越時光回到了會議磋商的歷史現場。

策展人還特意增加了二戰中中國戰場的展品,包括中國軍人抵抗日本侵略者使用的武器,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作品《丁丁歷險記》之《藍蓮花》中關於"九一八事變"的書頁,德國人約翰·拉貝記錄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日記等。

在一幅記錄二戰歷史重大時刻的展品上,"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標注在前。"不少歐洲人以德國入侵波蘭為二戰開端,實際上二戰序幕在中國拉開,回溯歷史,有必要加入東方歷史視角讓人們全面瞭解二戰。"盧說。

在采西林霍夫宮主大廳的特展核心展區,中間放著一張大圓桌,圍繞圓桌擺放著三把扶手椅。盧介紹,這是波茨坦會議期間美、英、蘇三國領導人的座席。會上,三方均以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最高目標為大局,各有妥協讓步。不過,會議也暴露出美蘇之間許多對立,這也為戰後許多矛盾衝突以及冷戰埋下了種子。"不少人認為波茨坦會議是熱戰的尾聲,冷戰的序曲。"

談到本次特展的意義,盧表示,二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正遭受孤立主義、右翼勢力和民粹主義的威脅,各地也不斷出現新的衝突。直至今日,戰爭陰影難言散去。"希望特展把戰爭作為一面鏡子,讓人們更深入地感受和平的珍貴。"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