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6日淩晨,歐佩克旗下的主要石油供應商宣佈,此前達成的每日180萬桶的減產協定將會延期至2018年3月,同時看低其主要市場對手——美國葉岩油生產商對石油市場的影響。
2016年11月,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和部分非歐佩克國家達成了一份8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產協定,宣佈將在2017年1月至6月減產180萬桶/日。彼時,受這一消息的強刺激,國際油價開啟了自2015年以來最快速也是最高幅度的上漲週期。
但是,就在此次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阿爾·法利赫宣佈這一減產協議得到延期的同時,國際油價卻一反常態地應聲大跌。布倫特原油價格由52.6美元/桶跌至49.45美元/桶,WTI原油價格也由54.4美元/桶跌至收盤時的51.64美元。
對於原油價格的波動,法利赫並沒有顯示出過多擔憂。“價格並不是調整協議的絕對指標,”法利赫說,“我們關注的是庫存,還有那些我們可以控制的基本面。”
“在此消息公佈之前,沙特和俄羅斯的能源官員均在不同場合宣佈同意延長至少6個月的決定,”標普全球普氏分析師Sammy Six告訴記者,“因此,市場已經對這一消息有了充足空間來消化。”
Sammy Six向記者解釋說,之所以油價在歐佩克宣佈延期減產協議的同時發生接近5%的暴跌,是因為相關國家不同意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產和延續更長的時間。“美國不斷上升的原油產量、緩慢增長的原油需求,侵蝕著全球油價上升的基礎。” Sammy Six說。
幾經討論確定延期
在最新協議中,赤道幾內亞也加入到這一行列。歐佩克國家和十個非歐佩克國家,總共控制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原油產量,而協定的具體內容則是在去年達成的減產180萬桶/日的基礎上,時間延長至明年3月。
之前豁免減產的兩大國家——利比亞和尼日利亞也將繼續豁免原油減產,兩國的總產量也僅占全球原油需求的2%。同時,伊朗的原油產量有所增加,不過依然維持在歐佩克配額的水準。
“在參會的這周,多位參會的部長和代表暗示,削減產量的延期可能包括更深程度的產量減少或長達12個月時間延遲。”一位元在維也納的石油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但經過討論,最終依然只確定了目前程度的減產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盛傳參與減產協議的埃及和土庫曼斯坦,最終確定放棄參與。“小幅度的生產減少可能不再導致收入的更大改善,即便可以,這些生產商依然會選擇增產來對沖因油價降低所帶來的財政壓力,這或許會對此後的供需平衡產生影響。”上述分析師表示。
為了保證減產,由科威特、俄羅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和阿曼組成的監察委員會將每月開會,評估市場情況和各國的遵守情況。法利赫表示,該委員會有權建議9個月後進一步延長或者“採取其他干涉措施”。
關於協議何時和如何結束等方面,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則表示,儘管已經討論了結束協議的機制,但現在沒有理由過多表態。伊拉克石油部長賈巴爾也向媒體表示,伊拉克的根本政策是保持石油市場的價格與平衡。
對於歐佩克來說,低價意味著財政收入的直接減少,但更高的原油價格又會刺激其他國家對於石油替代能源的投入,以及非歐佩克國家產量的上升。
“過高的價格會造成對需求的破壞和對非歐佩克生產的刺激,特別是美國的葉岩油,”Sammy Six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他們尋求中期50-60美元/桶的價格,同時不希望油價大幅度波動。”
儘管協議會保持至2018年3月份,但歐佩克會在2017年11月30日舉行的年度會議上再次對減產協議審查,屆時還將邀請10位非歐佩克的參與者。
美國原油不構成威脅
對於美國葉岩油的生產,多數主要傳統石油生產者均表示不同程度的看淡與懷疑。但在此前,許多研究機構均預測,今年美國葉岩油的產量或將增加100萬桶/日。
法利赫就表示,目前對於美國今年增產100萬桶/日的預計過高了,他也不擔心美國會對目前歐佩克的減產造成威脅,“市場足以吸收這些增加的葉岩油產量”。
阿聯酋能源部長也公開表示,他不相信美國能夠在年內將產量提高100萬桶/日。
“儘管歐佩克歡迎美國成為世界原油額外的供給來源,但很顯然,大量的美國小生產商對於歐佩克的市場份額和定價能力構成長期威脅,”阿聯酋能源部長說,“隨著迪拜油價的不斷上漲,美國的葉岩油產量也會越來越多。”
依據IEA日前發佈的《2017石油市場報告》,美國葉岩油的開採成本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下降了30%和22%,至2022年,這一地區的產量將有可能接近700萬桶/日,比目前多出300萬桶/日。
而從短期對石油市場的供需影響來看,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出售美國50%的原油儲備,儘管具體數字尚未公佈,作為世界第一大原油儲備國,這一庫存的釋放也將為市場帶來不少的挑戰。
“從供需方面的影響因素看,供給這邊大部分人都在盯著美國,由於歐佩克決定減產,美國滿足了大量的額外需求增長,”Sammy Six告訴記者。“需求方面,大部分人都在盯著中國和印度,但這一地區的原油進口增速在放緩。”
而一旦美國開始釋放其生產潛能和庫存,這些原油最有可能的出口地依然是中國和印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