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製造強國政策體系成型 多項新產業促進政策下半年將出臺

中国证券网
2016-06-28 09:15

已收藏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新動能,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思路。“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兩大國家戰略的出臺,為經濟新動能的成型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今年以來,多項產業促進政策陸續落地,使得一大批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得到快速發展,並有望逐漸成長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頂樑柱。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瞭解到,下半年,產業升級步伐還將提速,“著力打造經濟新動能”將成為一系列產業促進政策的關鍵字,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生物醫藥、航空航太等在內的多個產業促進政策,有望於下半年陸續出臺。

戰略 製造強國政策體系成型

今年以來,國務院和多個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檔。5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與去年發佈的《中國製造2025》《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構成了製造強國戰略政策體系,從戰略高度為我國培育新動能奠定了政策基礎。

同時,《關於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多個重要政策檔於今年上半年陸續出臺,從具體的產業入手,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指引。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建設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提質增效的現實選擇。製造強國政策體系的出臺和完善,順應了這一趨勢,將極大地促進新產業發展,促成經濟新動能成型。

針對製造業和互聯網進一步融合,促進形成經濟新動能,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我國互聯網對消費領域的促進尤其是電子商務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實現價值創造的製造環節等方面,互聯網的應用步伐亟待加快,迫切需要發揮互聯網集聚優化各類生產要素資源的優勢,構建新的生產組織體系和發展模式。

業內普遍認為,結合我國現有的製造業優勢,以智慧製造為標誌的全新生產方式,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智慧製造涉及積體電路、自動控制、新一代通信技術等諸多領域,其發展勢必促進這些資訊技術子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智慧製造將最終應用於製造業,因此會對工業互聯網、高端裝備製造、個性化製造、自動化等製造業領域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這些領域正是我國經濟新動能快速成型的重要領域。

態勢 經濟新動能快速增長

隨著多項政策陸續落地,效果也逐漸顯現。工信部、統計局等部門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1至5月,我國製造業在保持較為穩定增長的基礎上,醫藥、航空、資訊技術等一大批高技術產業增速明顯,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統計局資料顯示,1至5月,高技術製造業增長加快,醫藥、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等行業的增速均高於工業平均增速;裝備製造、航空航太等高端細分行業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包括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在內的部分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新興產業,也保持著高速發展的勢頭,其增速均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

除較高增速外,上述產業由於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對上下游產業拉動作用明顯,對經濟的整體推動作用也在逐步顯現。以航空產業為例,招商證券等多家券商研報指出,航空產業的發展,將帶動金屬材料、冶金加工、數控機床、動力控制等製造業核心部門的發展,這些領域不但潛在的產業價值巨大,而且和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目標息息相關,這正是上半年《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全國民用運輸機場佈局規劃》等產業促進政策接連出臺的初衷所在。

高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一大批先進技術陸續普及,其影響正在擴散至傳統產業的方方面面,並越來越多地將傳統產業改造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工信部調研顯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長三角、珠三角等我國傳統的製造業核心區域,開始逐漸加快對工業機器人、3D列印等新裝備和技術的應用。目前,部分採用新技術裝備的企業,已經迅速完成轉型升級,並已具備了在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

此外,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的配套技術和生產方式也開始得到大規模應用。這些領域還成為創投熱點,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據普華永道、投中集團等機構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高技術領域的創投保持快速增長,各類風險投資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領域的累計投資額超過150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超過20%。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認為,上述領域的快速發展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他們將成長為千億甚至萬億級別的新產業,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推動力。另一方面,還會帶動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眾多領域,對實現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大有裨益。

部署 多項產業政策下半年將出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發改委、工信部、中國工程院等部門瞭解到,為了進一步鞏固新動能成型,促進多個重要產業健康發展,一系列重大政策和針對性的產業發展規劃,將會在下半年陸續出臺。其中包括已基本成型的中國製造2025“1+X”規劃體系,以及《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十三五”規劃》《工業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大資料產業“十三五”規劃》《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等多個產業規劃。此外,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領域的重大工程專項也將在年內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戰略新興產業“十三五”規劃》也將在下半年出臺,其將勾畫出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據悉,這一規劃將在“十二五”期間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提出新的五年發展目標,並會根據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國際市場走向,對七大領域有針對性地進行發展部署。

下半年,中國製造2025重大專案庫專案徵集,以及航空、船舶、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重大工程專項專案遴選工作也將陸續展開。根據工信部部署,中國製造2025試點城市工作也將在下半年擇機開展。據悉,入圍的試點城市除了能夠在現有城市或城市群的優勢產業基礎上,根據相關產業促進政策,進一步擴大產業,特別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範圍,還能在一定的自主範圍內,為產業發展提供更為寬鬆的環境和優厚的政策支持。

此外,發改委還將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將長三角成熟城市群的經驗向全國推廣,並有望在下半年完成北部灣、中原城市群的規劃。據介紹,發改委此舉一大目的就是通過建立城市群的方式,促進產業帶的快速形成,進一步發揮上述地區原有的產業優勢,為形成新產業、新動能奠定基礎。

工信部總工程師王黎明表示,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出臺將有利於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倍增效應,有利於激發“雙創”活力,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有利於加快新舊生產體系的轉換,同時還將使新產業、新動能對經濟發展起到更為顯著的推動作用。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