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動力所在,要抓好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些打基礎、管長遠的重點工作,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據新華社31日消息,在回答農村改革應該把握哪些重點時,韓長賦表示,改革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動力所在。我們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好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些打基礎、管長遠的重點工作。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土地承包權主體和經營權主體發生事實分離,這個重大變化對土地制度設計提出了新要求。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並行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大創新,有利於保障和實現農民權益、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三權分置”的前提是“落實所有權”,我們正在研究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問題,對二輪延包到期後承包期限、延包方式等提出具體意見。“三權分置”的基礎是“穩定承包權”,通過開展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真正讓農民吃上“定心丸”。“三權分置”的核心是“放活經營權”,要鼓勵探索創新,尊重農民選擇,發展土地流轉、土地託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繼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的重大制度創新,管長遠、管根本、管全域。推進這項改革,有利於形成創新發展的農村產權制度,有利於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有利於增進農民財產權益,讓廣大農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按照中央要求,當務之急是要把家底摸清,把制度框架建立起來。要抓緊出臺改革檔並搞好試點,積極探索股份量化到集體成員並實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動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被問及農業部在推進農業現代化方面有哪些思路和舉措時,韓長賦表示,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一是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優、調高、調精農業產業。去年以來,農業部先後對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進行了部署,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實,打好農業結構調整“組合拳”。
二是要強化物質技術裝備支撐,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用現代設施、裝備、技術手段武裝農業,發展綠色生產,提高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資訊化、標準化水準。
三是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動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和企業經營共同發展,提高農業經營的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社會化、產業化水準。重點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要抓緊研究完善新型經營主體扶持政策,探索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解決“誰來種地”和經營效益不高問題。
至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應重點做好哪些工作,韓長賦表示,維護農村和諧穩定,首要的是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僅是農村經濟制度的根本,也是農村社會治理機制的基礎,牽一髮而動全身。深化農村改革,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絕不能動搖。要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這三條“硬杠杠”必須要把握好。特別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須審慎穩妥推進,一時看不清的,不要急著去動,有點歷史耐心,不能操之過急。土地是農民的生存根本和情感依賴,是農民的“命根子”,只有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了,人心才能穩定。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定要尊重農民意願,不搞強迫命令,確保農民權益不受損害。
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必須穩定行之有效的農村政策。政策穩,人心穩,農村穩。要通過不斷加大和完善扶持政策,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有更多的“獲得感”。“十二五”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又一個歷史最好時期,證明這些年中央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
維護農村和諧穩定,還要大力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農民就業增收是農村最大的民生,只有農民有活幹,“錢袋子”真正鼓起來,農村和諧穩定才有基礎。要把支持農民就業創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創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點。廣辟農民增收管道,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新的收入增長點,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