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共有28家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募資額占全部新股募資總額的近一半
新股破發是正常現象,任何一個市場也不能避免
今後難免還會出現新股破發,但相信市場有自我平衡的能力
研究如何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機制的工作日益緊迫和必要
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已有近8個月的時間,截至12月18日,包括小米、美團在內的28家新經濟公司已在港上市,募資額累計約1360億港元,占港股市場2018年募資總額的近一半。這顯示,新上市制度已成功吸引了諸多新經濟公司,初步實現了港交所的改革初衷。
昨日,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發佈最新網誌,分享了上述資訊,同時也就“新經濟股”為何頻頻破發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新經濟股”為什麼頻頻破發?
自今年4月30日起,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產業公司及已在歐美成熟市場上市的創新產業公司,均可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港交所此次改革上市制度,旨在與時俱進,擁抱新經濟。
截至12月18日,2018年以來共有209家公司在港上市,募資總額約2800億港元,這也使港股市場的新股募資額再次居全球首位,其中,新經濟公司成為新股發行的主力。
不過,代表著未來發展方向的新經濟明星公司上市後頻頻破發,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李小加說,和其他證券市場一樣,港股的新股發行一直都是市場化定價,新股的發行價和交易價格是由買賣博弈產生的。如果一隻新股發行時市場對它的預期普遍比較樂觀,那麼新股定價自然會比較高,上市後一旦大市下跌或市場對它的預期變得比較悲觀,價格就會下降,就會出現破發。
至於為什麼某些新股上市時會出現定價偏高的情況,李小加指出,彼時市場情緒亢奮、早期的私募投資者給出的估值較高、彼時市場上新經濟公司的新股供應較少、投行和發行人對市場判斷出現偏差等均可能是誘因。“但市場總有自動調節的功能,近來隨著市場進入調整,一些發行人已開始理性地調整發行價格區間或發行規模。這是非常良性的互動,說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正發揮作用。”李小加解釋道。
港股“新經濟股”破發率為何比美股高?
李小加認為,所謂港股“新經濟股”破發率比美股高的結論,實則是“拿蘋果跟柳丁比”。
他進一步解釋道,首先,港交所上市新規落地後的首批上市公司發行正值市場大幅下調之際,而同期美股尚處牛市末端,兩個市場所處的週期階段不同,上市公司因此面臨不同的市場環境,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它們上市後的不同表現。
其次,從兩個市場發行的新經濟公司新股定價估值倍數(PE)看,大部分新經濟公司在港發行新股的估值倍數明顯高出同類公司在美上市時的估值倍數。“這可能說明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定價時更為強勢,由此募得了更多資金,自然在後市交易中會承受更大破發壓力。”
李小加認為,新上市機制生效時間並不長,新經濟公司對港股市場來說尚屬“新物種”,無論是買方、賣方,還是仲介機構都需要時間來學習和摸索如何給它們合理定價。成立不久的新經濟公司也需要一些時間來向市場證明其真實的內在價值。
會否控制發行節奏或價格避免破發?
對於會否控制發行節奏或價格避免破發的問題,李小加的答案是否定的。
他說,新股破發是市場自然現象,任何一個市場都不能避免。如果人為控制或干預發行節奏或價格,恐怕最多也只可能延緩破發,而且可能導致市場訊息扭曲,對市場長遠發展並無裨益。因此,要選擇尊重市場的力量。但他也希望投資者與發行人要理性看待股價波動,發行人和仲介機構在新股發行時要採取更長線、更負責、更理性的定價策略,尋求與投資者的長期戰略共贏。
對港股市場新股發行制度存在的一些爭議,李小加也給出了回應。
李小加坦言,近年來有評論認為香港新股發行制度的某些安排賦予了上市公司比較強的話語權,如針對散戶的公開認購定價機制、基石投資者安排等,“這些評論並非沒有道理,這些制度確實與其他市場相比存在差異,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國際機構投資者在新股定價中的作用。此外,香港新股發行T+5(新股定價日與上市日相隔5個交易日)的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股定價針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
李小加表示,港交所也在研究如何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機制,現在新經濟公司的到來讓這些工作變得更加緊迫和必要了。不過,目前具體措施還在研究中。
此外,李小加還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新經濟股”時要保持謹慎。
“投資新股絕不是包賺不賠的買賣,更不能保證短線回報。在投資任何新股時,投資者都應仔細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謹慎下單,尤其是在融資認購新股時。”李小加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