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僵屍股群現 A股散戶化特徵漸淡

中国财富网
2018-02-05 10:39

已收藏


1月以來,A股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在白馬藍籌股一路高歌猛進,並推動滬綜指創出熔斷以來新高的同時,個股“二八”分化走向極致,大量高估值、低市值股票日趨邊緣化,淪為乏人問津、成交低迷的“僵屍股”。究其原因,可能源於基本面存在瑕疵,或因為處於去杠杆進程中。中期來看,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主線集中在低估值+穩業績不變的趨勢下,預計受到存量格局資金擠壓作用,僵屍股大量湧現或成市場常態。

僵屍股群現

2月2日,滬深兩市換手率低於0.5%的股票共有527只,剔除2018年剛上市的標的股,興源環境、樂視網、*ST上普是當天換手率最低的三檔股票,分別為0.0423%、0.0503%、0.0521%。

2月1日,滬深兩市換手率低於0.5%的股票有268只,樂視網、上海萊士、*ST上普換手率分別為0.0384%、0.0391%、0.0404%,在全部標的股中換手率最低。

1月31日,正常交易的全部A股股票中,上海萊士、中國石油、樂視網分居換手率最低的前三位,具體為0.0269%、0.0437%、0.0480%。全天換手率低於0.5%的股票有453只,占比當天交易股票數量的13.89%。

以上三個交易日僅僅是近一階段“僵屍股”大量湧現的一個縮影。

根據wind資料統計,剔除2018年上市的次新股以及停牌公司外,整個1月份日成交額低於2000萬元的標的股共有500只,其中更有61檔股票日成交額低於1000萬元。另有安記食品、*ST京城、*ST金宇等6檔股票日均成交額在500萬元以下。

在A股市場上,僵屍股是投資者對那些市值偏小、估值偏高個股的戲謔說法。從海外經驗看,在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機構力量和散戶資金呈現明顯的漲消關係,機構投資者更傾向于追求相對收益,自然不會碰那些質地較差的標的,從而導致僵屍股的出現。

對上述500只標的進行梳理也能發現,其中絕大部分具備“高估值、小市值”特徵。如市盈率超過30倍的股票有324只,占比達到64.80%;而市值低於50億元的股票占比也達到84.40%,多達422只。

散戶化特徵淡化

借鑒海外市場發展歷程,有市場人士認為,這意味著A股市場優勝劣汰的內生功能在不斷增強,市場投資理念和方法逐步與國際成熟資本市場接軌,也是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的趨勢所在。伴隨個股流動性成為質優股和績差股分水嶺,此前遊資抱團炒作現象將大大減少。

僵屍股並非A股市場新生事物,歷史上2010年、2012年和2013年裡均有不少股票成交萎縮,但僵屍股大量湧現卻是近期才出現的新情況,其發端於2017年末。

根據海通證券統計,2005年至今A股月均低成交個股數量在340只左右(剔除每月上市新股),而自2017年開始,低成交股股數量不斷攀升,當年12月時已逼近800只,較此前月度均值出現翻番。

海通證券認為,低成交個股的估值高於市場總體水準,而盈利卻低於市場總體水準,盈利和估值的匹配度差異導致部分股票缺乏市場吸引力。隨著A股機構投資者占比不斷增加,市場趨於成熟,中長期A股市場可能出現類似於港股成交額分化的趨勢,低成交個股不斷湧現或成常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2017年11月以來,伴隨市場調整的啟動,日均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股票數量快速增多。根據海通證券梳理,這些低成交個股多數屬於市值小於百億元的小盤股,集中分佈在機械、醫藥、化工等行業,而這些行業普遍估值偏高。

從走勢上看,這些低成交股票普遍處於長期下跌趨勢中,其中不乏兩年多來持續下跌的情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股票儘管股價一路下跌,當前估值仍然偏高,市盈率超過50的股票比比皆是,顯示“去杠杆”進程尚未結束,未來還有繼續下調空間。

針對這一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儘管過去很長時間裡散戶資金被認為是A股主導力量,導致市場炒新炒殼炒差亂象不斷,個股暴漲暴跌問題突出,但隨著僵屍股大量湧現,這種情況近兩年出現明顯轉變。這與A股逐漸向機構投資者主導過渡密不可分。A股散戶化特徵漸漸淡化。

僵屍現象難逆轉

在業績為王的市場風格下,有限的存量資金流入了估值與盈利相匹配的白馬藍籌股,市場的選擇使得部分股票出現流動性萎縮,成交額大幅下降甚至徹底遭到資金遺棄。在很多市場人士看來,僵屍現象未來還將持續,低成交個股數量還將繼續增加。

一方面,貫穿2017年的存量博弈格局大概率延續。招商證券認為,春節至3月資金面風險猶存。跨節之後,由於銀行體系負債端增長乏力,金融嚴監管持續,融資需求與廣義貨幣供給不匹配的現狀改善有限;加上春節前公開市場操作及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陸續到期,以及2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財政支出投放存在摩擦性,未必能及時對沖繳稅因素,因此春節後一段時間資金面仍然存在風險。

申萬宏源聯席總監錢啟敏也認為,一是資料顯示,隨著行情走高,國家隊等機構持股數量下降;二是兩融餘額雖然有所增加,但增速較為緩慢;三是近期限售股解禁數量巨大,對資金面形成衝擊。

另一方面,業績指引市場風格偏價值邏輯未變。根據海通證券研究,無論是2013年開始的創業板牛市,還是2016年1月底開始的價值走強,背後的核心變數都是盈利。近期各上市公司年報預告陸續披露,通過統計發現,盈利趨勢向好的公司對應股價表現更加。業績好壞影響短期股價漲跌,投資者更加追求業績確定性,盈利已經成為決定市場的核心變數。市場有望延續價值風格,建議投資者繼續堅守價值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