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6月、7月產業資本分別淨增持67億元和20億元,但據資料統計,8月市場限售股解禁市值達到2467.64億元,環比再度出現增長,約占全年解禁規模的9%左右,且8月解禁主要集中在月初和月底,分別是8月1日、2日、8日和28日。鑒於大盤近期高位整理,分析人士認為,解禁壓力上升勢必成為8月制約A股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因素,建議投資者及時規避那些業績不理想同時價格“虛高”的股票,以及減持規模、市值較大的股票。
解禁“水位”上升
如果說7月是市場限售股解禁“小洪峰”的話,那麼8月解禁“水位”更上一層樓,合計解禁市值達到2467.64億元,環比出現19.42%的增幅;解禁股票數達到223.58億股,環比增長43.94%。全年來看,下半年解禁壓力較上半年明顯偏大,特別是9月和12月,解禁股市值分別達到3063.66億元和3060.79億元,相比全年月均解禁2212億元,可以說,2017年下半年A股已經逐步步入解禁高峰期,解禁“洪峰”對市場走勢的影響將日益加深。
從周度數據來看,8月首周解禁市值為901.10億元,不僅是月內最高點,同時也是年內解禁市值第四高。8月第二周開始,解禁市值將明顯減少,之後分別為438.34億元、530.28億元和457.63億元。
巧合的是,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首周,滬綜指在上探3300點之後連收3根陰線,日成交額區間小幅放大;深成指一周累計下跌0.73%,最後3個交易日同樣連續下跌。很難說解禁限售股沒有在其中充當重要的下跌“加速器”。並且,此前白馬股和週期股相繼掀起一波強勢上漲,不少成分股股價已經來到階段高位,在此時點上,限售股選擇及時“脫手”亦十分合情合理。
資料還顯示,8月解禁主要集中在主機板,解禁規模占比為71.1%,解禁公司家數占比為44%。解禁公司家數方面,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有56家、34家和36家。解禁規模行業分佈方面,銀行、電子、傳媒、非銀金融、化工、機械等行業占比相對較大,主要受個股影響,與行業屬性關係不大。
此外,儘管8月1日、2日、8日和28日單日解禁市值較大,累計解禁規模幾乎占到全月的一半,但從解禁規模分佈來看,反而是月中比較均勻,其中8月14-23日(除8月17日)單日解禁規模均值不超過140億元。有分析人士據此預測,8月中旬以前市場走勢或難以平靜,表現為指數和板塊漲跌波動加大。換句話說,當前市場風險偏好已經進入受限售股解禁考驗時段。
產業資本成“關鍵先生”
一般而言,解禁限售股主要源自兩方面:一是以券商、銀行、信託為主體,發行可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理財產品;二是上市公司高管借道機構資管產品參與自家公司定增。從資料統計來看,8月定增解禁規模占比超過五成,要高於首發原股東解禁規模,但二者合計占比超過97%。這意味著,8月市場解禁的“關鍵先生”就是產業資本,其減持意願的強烈與否直接關係到A股市場會受到怎樣的衝擊。特別是,上市公司股東參與定增,其目的本身就是為了短期持有獲利,解禁後減持的意願天然就更為強烈。
不過,今年上半年,產業資本“花式減持”頻發,各種巧立名目實則減持套利的行為遭到監管部門叫停。5月26日,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在減持新規的規範下,產業資本堅持力度明顯放緩,6月、7月產業資本還相繼增持67億元和20億元。
但反過來考慮,畢竟6月和7月期間,市場尚處於向上“爬坡”階段,獲利盤相對有限,且股指也無需直面3300點之上套牢盤,彼時的A股整體環境還可以“容忍”籌碼保持觀望,那麼,3300點關口附近,產業資本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坐等市場中樞繼續上移以獲取更大利潤,還是搶在3300點解套盤之前先“落袋為安”,並且從半年報業績來看,週期性行業盈利狀況普遍超越預期。
按照以上邏輯預判,主機板公司的限售股解禁金額雖然大得多,但不確定性也同樣更大,更多地取決於產業資本如何判斷後市多空,以及他們的風險偏好如何。從過去經驗來看,如果上市公司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遭到套現的概率更大。以當前市場格局判斷,中小創股票遭到限售股解禁衝擊的壓力反而更大。
解禁“水位”上升
如果說7月是市場限售股解禁“小洪峰”的話,那麼8月解禁“水位”更上一層樓,合計解禁市值達到2467.64億元,環比出現19.42%的增幅;解禁股票數達到223.58億股,環比增長43.94%。全年來看,下半年解禁壓力較上半年明顯偏大,特別是9月和12月,解禁股市值分別達到3063.66億元和3060.79億元,相比全年月均解禁2212億元,可以說,2017年下半年A股已經逐步步入解禁高峰期,解禁“洪峰”對市場走勢的影響將日益加深。
從周度數據來看,8月首周解禁市值為901.10億元,不僅是月內最高點,同時也是年內解禁市值第四高。8月第二周開始,解禁市值將明顯減少,之後分別為438.34億元、530.28億元和457.63億元。
巧合的是,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首周,滬綜指在上探3300點之後連收3根陰線,日成交額區間小幅放大;深成指一周累計下跌0.73%,最後3個交易日同樣連續下跌。很難說解禁限售股沒有在其中充當重要的下跌“加速器”。並且,此前白馬股和週期股相繼掀起一波強勢上漲,不少成分股股價已經來到階段高位,在此時點上,限售股選擇及時“脫手”亦十分合情合理。
資料還顯示,8月解禁主要集中在主機板,解禁規模占比為71.1%,解禁公司家數占比為44%。解禁公司家數方面,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有56家、34家和36家。解禁規模行業分佈方面,銀行、電子、傳媒、非銀金融、化工、機械等行業占比相對較大,主要受個股影響,與行業屬性關係不大。
此外,儘管8月1日、2日、8日和28日單日解禁市值較大,累計解禁規模幾乎占到全月的一半,但從解禁規模分佈來看,反而是月中比較均勻,其中8月14-23日(除8月17日)單日解禁規模均值不超過140億元。有分析人士據此預測,8月中旬以前市場走勢或難以平靜,表現為指數和板塊漲跌波動加大。換句話說,當前市場風險偏好已經進入受限售股解禁考驗時段。
產業資本成“關鍵先生”
一般而言,解禁限售股主要源自兩方面:一是以券商、銀行、信託為主體,發行可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理財產品;二是上市公司高管借道機構資管產品參與自家公司定增。從資料統計來看,8月定增解禁規模占比超過五成,要高於首發原股東解禁規模,但二者合計占比超過97%。這意味著,8月市場解禁的“關鍵先生”就是產業資本,其減持意願的強烈與否直接關係到A股市場會受到怎樣的衝擊。特別是,上市公司股東參與定增,其目的本身就是為了短期持有獲利,解禁後減持的意願天然就更為強烈。
不過,今年上半年,產業資本“花式減持”頻發,各種巧立名目實則減持套利的行為遭到監管部門叫停。5月26日,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在減持新規的規範下,產業資本堅持力度明顯放緩,6月、7月產業資本還相繼增持67億元和20億元。
但反過來考慮,畢竟6月和7月期間,市場尚處於向上“爬坡”階段,獲利盤相對有限,且股指也無需直面3300點之上套牢盤,彼時的A股整體環境還可以“容忍”籌碼保持觀望,那麼,3300點關口附近,產業資本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坐等市場中樞繼續上移以獲取更大利潤,還是搶在3300點解套盤之前先“落袋為安”,並且從半年報業績來看,週期性行業盈利狀況普遍超越預期。
按照以上邏輯預判,主機板公司的限售股解禁金額雖然大得多,但不確定性也同樣更大,更多地取決於產業資本如何判斷後市多空,以及他們的風險偏好如何。從過去經驗來看,如果上市公司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遭到套現的概率更大。以當前市場格局判斷,中小創股票遭到限售股解禁衝擊的壓力反而更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