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合計市值達2264億 7月限售股解禁“小洪峰”來襲

中国证券网
2017-07-10 09:16

已收藏

四個月的相對“靜默”之後,市場解禁小洪峰再度來襲,據資料,7月限售股合計解禁市值達2264.07億元,相較於6月上升了52.39%。券商分析師指出,解禁壓力上升成為制約7月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減持新規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解禁給市場帶來的壓力,但7月定增解禁的減持動力相對較強,且在當前市場交易量萎縮時點上,規模不大的解禁減持都會對個股股價帶來較大壓力。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股票套現壓力更大,投資者需注意規避。

壓力大增 7月解禁市值增逾52%

7月市場再度迎來限售股解禁的“大月”。據數據,7月滬深兩市限售股解禁股數達172.22億股,較5月和6月明顯增多,但低於4月的解禁股數。但如果從市值的角度看,7月限售股合計解禁市值達2264.07億元,這也是2月之後解禁市值再次超過2000億元。相較於6月數據看,7月的限售股解禁股數和解禁市值分別上升了42.87%和52.39%。

如果從周度數據來看,7月首周解禁股數和市值均為月內最高點,具體資料分別為73.32億股和845.41億元,占比為42.57%和37.34%。隨後解禁壓力明顯回落,本周解禁股數和解禁市值分別為17.19億股和294.78億元,下周則分別為26.44億股和351.47億元。本月最後一周的解禁壓力再度回升,解禁股數和解禁市值分別為32.95億股和514.77億元,在全月占比分別達19.13%和22.74%。由此可見,7月解禁壓力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特徵。

分板塊來看,7月滬市主機板、深市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解禁股家數分別為41家、14家、34家和40家,解禁股數分別為92.95億股、18.52億股、26.94億股和33.81億股。西南證券統計顯示:7月創業板的解禁市值為2017年年內第三高,中小板的解禁市值為年內第五低。

一般而言,解禁股主要源自於結構化產品,而結構化產品又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以上市公司高管為主體,借道機構資管產品參與自家公司定增,相當於變相的股權激勵;二是以券商、銀行、信託為主體,發行可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理財產品。

“7月潛在解禁壓力較6月顯著上升。”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目前來看,減持新規後,計畫減持的公告數量逐步增加,這也成為制約7月份A股市場風險偏好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年期結構化定增是現階段能看到的A股最後一個杠杆,要到今年年底才有望大幅消除。一年期結構化定增解禁風險不容忽視。”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指出,一般而言,對於參與非公開發行的結構化產品,都會有平倉線,當股價跌至平倉線時會被要求強制平倉,2017年1-5月因為減持新規還沒有頒佈,所以倒掛較多、達到平倉線的結構化定增產品已經平倉賣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相關個股的繼續下跌。

整體影響有限 結構性風險猶存

資料顯示,7月屬於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有69家,合計解禁116.14億股;股權分置限售股份2家解禁2.16億股;股權激勵限售股份17家,合計解禁6357.34萬股;首發一般股份及首發機構配售股份6家共解禁1.70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31家,共解禁46.54億股;3家追加承諾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股份4.44億股。另有東土科技定向增發及首發原股東限售合計解禁6012.21萬股。

李立峰指出,在首發原股東解禁和定增解禁中,由於定增股東大多為了短期持有股份獲利,因此解禁後減持意願較強;而大股東通常長期持有公司股份,通過參與公司經營發展獲利,解禁後減持意願相對定增解禁稍弱。7月以定增解禁為主,相比“首發原股東解禁”類型,定增解禁後減持的動力相對來說較強,但總體可控,且不代表定增解禁後均會減持。另外,在證監會剛剛發佈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中,首發和定增股東解禁後減持均受到了限制。

“對於參與非公開發行且當前價格倒掛一年期結構化產品,減持新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解禁給市場帶來的壓力。”平安證券繳文超表示,但對個股來講,由於當前市場環境下個股交易量萎縮,規模不大的解禁減持都可能對個股股價帶來較大壓力。對於一些中小市值股票,特別是日均交易額比較小的股票,影響依然會較大。減持新規延緩了杠杆的出清,去杠杆的週期或拉長至明年。

由此可見,中小市值股票面臨限售股解禁衝擊時潛在壓力相對更大。此外,“如果上市公司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遭到套現的可能較大。”西南證券券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張剛指出。

繳文超還表示,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完所持股票所需天數越長,對股價越不利。建議在選擇投資標的時考慮這一因素,適當控制風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