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史上最嚴減持新規的施行日已過去55天,記者從南方某券商人士處獲悉,作為一線監管機構,南方某證監局日前召集少數券商開了一場非正式會議,就減持新規對市場的影響進行溝通交流,其間也詢問了機構相關修改意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25日消息,“在證監局與券商的溝通交流會上,相關監管人員明確表示,作為一線監管機構,希望能瞭解新規對市場的影響。”上述券商人士透露,從目前的情況看,監管層就新規對市場的影響還在摸底中。
資料顯示,減持亂象實施的主要方式——繞道監管的減持“後門”的大宗交易,已出現明顯的下滑。
實施減持新規後,大宗交易每月的平均日成交筆數和平均日成交金額均驟降。Wind資料顯示,實施減持新規前的4月(共18個交易日)和5月(共19個交易日),滬深兩市發生1083筆和1234筆大宗交易,總交易金額分別為433億元和506億元。粗略計算,4月和5月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分別為60筆和65筆,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金額分別為24億元和26.6億元。
而實施減持新規之後的6月(共22個交易日)和7月(截至7月21日共計15個交易日),大宗交易的成交筆數均驟降至1000筆以內,交易金額持續下降。Wind資料顯示,6月和7月至今,滬深兩市發生871筆、481筆大宗交易,總交易金額分別為332億元和209億元。粗略計算,6月和7月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39.6筆和32筆,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金額分別為15億元和13.9億元。
“其實每天都有大宗交易發生,只不過減持新規前後的參與主體發生了很大變化。”7月24日,上海某大型大宗交易機構中層人士表示,實際上,以前做大宗交易的機構現在真正做的大宗交易很少,現在公開信息看到的一般都是倒倉、過橋和代持。
據上述券商人士透露,“在上述溝通交流會上,有券商提出新規一刀切,對減持、質押、定增業務影響很大。”
“可能監管層也覺得監管新規不完善,比如有很多前期的定增產品,減持新規後無形中期限被拉長了很多,使得相關產品很被動,這些可能在制定新規之初沒有意料到。”7月24日,南方某大型上市券商營業部老總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溝通交流會上,相關監管層人士也問到關於對減持新規的修改意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25日消息,“在證監局與券商的溝通交流會上,相關監管人員明確表示,作為一線監管機構,希望能瞭解新規對市場的影響。”上述券商人士透露,從目前的情況看,監管層就新規對市場的影響還在摸底中。
資料顯示,減持亂象實施的主要方式——繞道監管的減持“後門”的大宗交易,已出現明顯的下滑。
實施減持新規後,大宗交易每月的平均日成交筆數和平均日成交金額均驟降。Wind資料顯示,實施減持新規前的4月(共18個交易日)和5月(共19個交易日),滬深兩市發生1083筆和1234筆大宗交易,總交易金額分別為433億元和506億元。粗略計算,4月和5月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分別為60筆和65筆,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金額分別為24億元和26.6億元。
而實施減持新規之後的6月(共22個交易日)和7月(截至7月21日共計15個交易日),大宗交易的成交筆數均驟降至1000筆以內,交易金額持續下降。Wind資料顯示,6月和7月至今,滬深兩市發生871筆、481筆大宗交易,總交易金額分別為332億元和209億元。粗略計算,6月和7月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39.6筆和32筆,平均每個交易日發生大宗交易金額分別為15億元和13.9億元。
“其實每天都有大宗交易發生,只不過減持新規前後的參與主體發生了很大變化。”7月24日,上海某大型大宗交易機構中層人士表示,實際上,以前做大宗交易的機構現在真正做的大宗交易很少,現在公開信息看到的一般都是倒倉、過橋和代持。
據上述券商人士透露,“在上述溝通交流會上,有券商提出新規一刀切,對減持、質押、定增業務影響很大。”
“可能監管層也覺得監管新規不完善,比如有很多前期的定增產品,減持新規後無形中期限被拉長了很多,使得相關產品很被動,這些可能在制定新規之初沒有意料到。”7月24日,南方某大型上市券商營業部老總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溝通交流會上,相關監管層人士也問到關於對減持新規的修改意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