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業總資產和可運用資金餘額逐步增長,險資大類資產配置悄然生變。一方面,權益類投資在追求安全性和穩定收益的基礎上,保險資金正尋求通過多方管道平衡風險和收益,以求得到絕對收益;另一方面,股市震盪為險資尋找更多出路提供了動力。從保險業總體量發展速度來看,2017年,保險資金在各大類資產配置上的絕對值仍將有可觀增量,其中權益類資產配置的“新鮮血液”可望達到千億元量級,但入市資金的絕對量預計將緩慢增長且存在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在債市風險隱現的背景下,非標資產成為險資關注的重要領域,險資的投資範圍涵蓋債權計畫、股權計畫、信託等多種工具;特別是在資產證券化創新方面,保險資金正積極挖掘長線價值投資者所能把握的機會,參與到PPP等非標項目的競標當中,更好地實現資產和負債的良性匹配。
險資雙向承壓
保險機構在負債端和資產端的風險排查成為近期監管層和各公司風控部門關心的重中之重;相應地,保險產品和資產配置調整也在進行,二者聯動的壓力逐步顯露。分析人士認為,2017年,險資投資承受著上述兩端業績的考驗,一方面,負債端成本、期限匹配的壓力浮出水面,另一方面,資產端再配置的挑戰不容忽視。
中債資信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2017年,隨著監管政策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趨嚴,收益率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此類產品的吸引力,放大了行業需求的波動性。受宏觀經濟下行、利率不穩定等因素影響,部分險企實際利率表現可能超過保單設計時的預定利率,導致保險公司的實際成本超過預計成本。而險資投資收益率往往與下一年的保費增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預計2017年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率將出現一定的下降,同時保費收入增速會低於2016年。
長江證券分析師蒲東君表示,險企主要負債工具是承保獲得責任準備金、銷售萬能險獲得保戶儲金、發債等,當前背景下,回歸準備金負債或成為趨勢。受偏低利率環境、居民消費升級以及保險公司價值導向追求等因素影響,新增保費將集中於長期期繳業務,而新單保費占總保費比重超過40%。新增保費久期在持續拉長,同時存量保費久期也較長,險資負債久期將持續提升。
據長江證券統計,保險存量資產中一年內到期資產占比在快速提升,從2013年至2016年,險企一年內到期資產占比從10%-15%提升至20%-30%;一年內到期資產主要集中於定存和固收類資產,規模占總資產比重約為4%-8%;定存類資產受利率市場化影響,收益率下行速度較快。從2014年至2016年,定存再配置壓力已開始顯現,定存占比從20%-30%下滑至10%-20%,當前一年期以內到期定存占定存總額的比重提升至40%-60%,配置壓力持續;2014年至2016年,債權類資產配置到期占比在快速增加,債券非標壓力開始顯現。險資再配置壓力較大。
中債資信研究報告認為,國內經濟目前仍將處於底部區且下行壓力仍存在,保險業增速將放緩,投資收益將有所下降,整體抗經濟週期能力仍較強。債券投資及銀行存款在保險投資資產中占比仍較高,此兩項收益下滑,保險行業盈利能力受到影響。2017年,預計保險行業盈利能力下降,保險行業將更加重視高收益低風險資產的投資和費用控制能力的加強。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較長時間,市場利率還將持續在低位徘徊,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收益率還將保持下降趨勢,而保費規模卻穩定持續增長,讓保險機構的資產端配置承受一定壓力,短期內“優質資產荒”問題仍十分突出。保險機構謀求的是長期穩定收益,現階段的資產配置選擇空間並不是很大,適當提高在資本市場中業績穩定的大藍籌股投資配置,對於保險資金而言是大勢所趨。從多元化配置角度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在資本市場的投入也不會降低。
千億級增量靜觀市場變數
在上述背景下,保險機構和分析人士對保險資金未來的運用前景依然樂觀,而對權益類投資的短期前景“愛恨交加”:一方面,權益類資產配置的變數為保險資金獲取超額收益提供了更大的想像空間;另一方面,在A股震盪過程中,險資面臨的擇股難度增大,表示願意選擇“傳統打法”的保險機構相對較多,即重點關注具有防禦性的、業績穩定的板塊或個股。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負責人日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雖然權益類投資波動較大,但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發展中最有效率、最有活力的投資群體,保險資金是長期投資者,更加注重價值投資,不會追漲殺跌,市場的短期波動不會影響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看好的趨勢,“越跌越買”。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日益顯著。保險公司挑選盈利穩定、低市盈率、高分紅比率、有能力穿越經濟週期的優秀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可以向資本市場傳遞長期價值投資的信號。
某大型保險公司行業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市場偶有熱點,但並不明顯構成持續性利好,板塊間雖有輪動,然而不容易把握准投資機會,整體來看,一些經濟資料和技術分析指標正在顯示股市具有維持箱體震盪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險資金適合進行常規性的選股操作,最好在已選擇的優質藍籌股上多下工夫,保持一定的耐心適當調整倉位,對於短期內上漲明顯的個股也應該適當獲利了結。
儘管如此,保險資金的入市體量依然值得市場期待。某券商研究報告認為,從長期來看,受益於養老金的入市、保險行業保費的增長等因素,資金仍將源源不斷地進入股票市場,特別是當前險企權益投資占比距離上限仍有空間。預計2017年保險行業資產到期再配置比例約為10%,保險行業資產配置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如果按照10%至12%的比例估算,預計2017年險企將有5000至6000億元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
一位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保險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的餘額在2016年12月底達1.78萬億元,這一資料與具體證券價格的波動存在密切關係。隨著險資整體可用資金餘額的增長,這一數字也會出現一定增量,但並不意味著多出的部分就是險資新增入市的資金量,因為權益類資產的浮盈也可能成為推高數字的因素,所以,以保險資金可運用餘額增量推算可能入市的資金增量並不嚴謹。
“整體來看,保險資金的絕對入市量預計將緩慢增長,保監會剛剛出臺投資方面的監管新措施,加上保險公司會對一些萬能險帳戶進行調整,險資投資股市的量可能會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後新增大量資金,但險資具體是否會大量配置股票或證券投資基金,還要看2017年的市場表現,所以存在較大的變數。”該人士說。
非標或成紓解投資壓力出口
在權益類資產配置面臨變數、債市風險引發保險機構警惕的背景下,已有部分保險資金為平衡大類資產配置而將視線轉向非標投資。中債資信研報認為,近年來,保險公司更加重視另類及非標投資。展望2017年,由於市場利率影響,保險行業將降低債券投資資產占比及銀行投資資產占比,萬能險的暫停將使得部分保險公司進行股權撤資,股票投資資產占比下降。預計未來保險公司將深挖優質資產,大力推進其他類資產投資。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有規定或檔明確險資所投資的“非標資產”的明確範圍及相關監管事項。參照銀監會此前發佈的有關規定,險資投資的“非標資產”整體上需要滿足“非標準化”的前提,即“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同時,其投資範圍則更加寬泛,既包括“非標準化債權性資產”,也包括“非標準化股權性資產”,一般涵蓋了債權計畫、股權計畫、信託、專案支持計畫、銀行理財等債權或股權投資工具。
實際上,目前險資在非標投資方面已經取得一些成果,參與的專案形式多樣,並且在後續尋找專案方面不斷推進。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保險機構通過發起設立債權投資計畫、股權投資計畫、資產支持計畫等投資計畫651項(不含組合類產品),合計註冊(備案)金額16524.9億元,主要投向交通、能源、不動產等基礎設施以及醫療、養老等民生建設。
至今,保險資金以債權計畫形式支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投資規模達736.4億元,以債權計畫形式支持長江經濟帶政策,涉及11個省的41個城市,投資規模達1358.6億元。保險資金以各類方式投資交通領域4797.6億元,能源領域2445.4億元,保障房、經濟適用房、棚改專案、養老社區、商用地產等不動產領域5768.7億元。
PPP專案被視為適合險資等長線資金投資的重點領域。前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一些PPP專案為長期產品,在尋找投資者時,傾向於選擇與其期限更為匹配的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比如保險、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等。同時,應當綜合考量長期因素,制定合理的回報收益,添加一些中短期產品配套出售,以更好地吸引保險資金。特別是在資產證券化創新方面,保險資金也正在積極挖掘長線價值投資者所能把握的機會,參與到PPP等非標項目的競標當中,更好地實現資產和負債的良性匹配。
與此同時,在債市風險隱現的背景下,非標資產成為險資關注的重要領域,險資的投資範圍涵蓋債權計畫、股權計畫、信託等多種工具;特別是在資產證券化創新方面,保險資金正積極挖掘長線價值投資者所能把握的機會,參與到PPP等非標項目的競標當中,更好地實現資產和負債的良性匹配。
險資雙向承壓
保險機構在負債端和資產端的風險排查成為近期監管層和各公司風控部門關心的重中之重;相應地,保險產品和資產配置調整也在進行,二者聯動的壓力逐步顯露。分析人士認為,2017年,險資投資承受著上述兩端業績的考驗,一方面,負債端成本、期限匹配的壓力浮出水面,另一方面,資產端再配置的挑戰不容忽視。
中債資信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2017年,隨著監管政策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趨嚴,收益率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此類產品的吸引力,放大了行業需求的波動性。受宏觀經濟下行、利率不穩定等因素影響,部分險企實際利率表現可能超過保單設計時的預定利率,導致保險公司的實際成本超過預計成本。而險資投資收益率往往與下一年的保費增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預計2017年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率將出現一定的下降,同時保費收入增速會低於2016年。
長江證券分析師蒲東君表示,險企主要負債工具是承保獲得責任準備金、銷售萬能險獲得保戶儲金、發債等,當前背景下,回歸準備金負債或成為趨勢。受偏低利率環境、居民消費升級以及保險公司價值導向追求等因素影響,新增保費將集中於長期期繳業務,而新單保費占總保費比重超過40%。新增保費久期在持續拉長,同時存量保費久期也較長,險資負債久期將持續提升。
據長江證券統計,保險存量資產中一年內到期資產占比在快速提升,從2013年至2016年,險企一年內到期資產占比從10%-15%提升至20%-30%;一年內到期資產主要集中於定存和固收類資產,規模占總資產比重約為4%-8%;定存類資產受利率市場化影響,收益率下行速度較快。從2014年至2016年,定存再配置壓力已開始顯現,定存占比從20%-30%下滑至10%-20%,當前一年期以內到期定存占定存總額的比重提升至40%-60%,配置壓力持續;2014年至2016年,債權類資產配置到期占比在快速增加,債券非標壓力開始顯現。險資再配置壓力較大。
中債資信研究報告認為,國內經濟目前仍將處於底部區且下行壓力仍存在,保險業增速將放緩,投資收益將有所下降,整體抗經濟週期能力仍較強。債券投資及銀行存款在保險投資資產中占比仍較高,此兩項收益下滑,保險行業盈利能力受到影響。2017年,預計保險行業盈利能力下降,保險行業將更加重視高收益低風險資產的投資和費用控制能力的加強。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較長時間,市場利率還將持續在低位徘徊,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收益率還將保持下降趨勢,而保費規模卻穩定持續增長,讓保險機構的資產端配置承受一定壓力,短期內“優質資產荒”問題仍十分突出。保險機構謀求的是長期穩定收益,現階段的資產配置選擇空間並不是很大,適當提高在資本市場中業績穩定的大藍籌股投資配置,對於保險資金而言是大勢所趨。從多元化配置角度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在資本市場的投入也不會降低。
千億級增量靜觀市場變數
在上述背景下,保險機構和分析人士對保險資金未來的運用前景依然樂觀,而對權益類投資的短期前景“愛恨交加”:一方面,權益類資產配置的變數為保險資金獲取超額收益提供了更大的想像空間;另一方面,在A股震盪過程中,險資面臨的擇股難度增大,表示願意選擇“傳統打法”的保險機構相對較多,即重點關注具有防禦性的、業績穩定的板塊或個股。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負責人日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雖然權益類投資波動較大,但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發展中最有效率、最有活力的投資群體,保險資金是長期投資者,更加注重價值投資,不會追漲殺跌,市場的短期波動不會影響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看好的趨勢,“越跌越買”。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日益顯著。保險公司挑選盈利穩定、低市盈率、高分紅比率、有能力穿越經濟週期的優秀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可以向資本市場傳遞長期價值投資的信號。
某大型保險公司行業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市場偶有熱點,但並不明顯構成持續性利好,板塊間雖有輪動,然而不容易把握准投資機會,整體來看,一些經濟資料和技術分析指標正在顯示股市具有維持箱體震盪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險資金適合進行常規性的選股操作,最好在已選擇的優質藍籌股上多下工夫,保持一定的耐心適當調整倉位,對於短期內上漲明顯的個股也應該適當獲利了結。
儘管如此,保險資金的入市體量依然值得市場期待。某券商研究報告認為,從長期來看,受益於養老金的入市、保險行業保費的增長等因素,資金仍將源源不斷地進入股票市場,特別是當前險企權益投資占比距離上限仍有空間。預計2017年保險行業資產到期再配置比例約為10%,保險行業資產配置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如果按照10%至12%的比例估算,預計2017年險企將有5000至6000億元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
一位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保險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的餘額在2016年12月底達1.78萬億元,這一資料與具體證券價格的波動存在密切關係。隨著險資整體可用資金餘額的增長,這一數字也會出現一定增量,但並不意味著多出的部分就是險資新增入市的資金量,因為權益類資產的浮盈也可能成為推高數字的因素,所以,以保險資金可運用餘額增量推算可能入市的資金增量並不嚴謹。
“整體來看,保險資金的絕對入市量預計將緩慢增長,保監會剛剛出臺投資方面的監管新措施,加上保險公司會對一些萬能險帳戶進行調整,險資投資股市的量可能會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後新增大量資金,但險資具體是否會大量配置股票或證券投資基金,還要看2017年的市場表現,所以存在較大的變數。”該人士說。
非標或成紓解投資壓力出口
在權益類資產配置面臨變數、債市風險引發保險機構警惕的背景下,已有部分保險資金為平衡大類資產配置而將視線轉向非標投資。中債資信研報認為,近年來,保險公司更加重視另類及非標投資。展望2017年,由於市場利率影響,保險行業將降低債券投資資產占比及銀行投資資產占比,萬能險的暫停將使得部分保險公司進行股權撤資,股票投資資產占比下降。預計未來保險公司將深挖優質資產,大力推進其他類資產投資。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有規定或檔明確險資所投資的“非標資產”的明確範圍及相關監管事項。參照銀監會此前發佈的有關規定,險資投資的“非標資產”整體上需要滿足“非標準化”的前提,即“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同時,其投資範圍則更加寬泛,既包括“非標準化債權性資產”,也包括“非標準化股權性資產”,一般涵蓋了債權計畫、股權計畫、信託、專案支持計畫、銀行理財等債權或股權投資工具。
實際上,目前險資在非標投資方面已經取得一些成果,參與的專案形式多樣,並且在後續尋找專案方面不斷推進。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保險機構通過發起設立債權投資計畫、股權投資計畫、資產支持計畫等投資計畫651項(不含組合類產品),合計註冊(備案)金額16524.9億元,主要投向交通、能源、不動產等基礎設施以及醫療、養老等民生建設。
至今,保險資金以債權計畫形式支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投資規模達736.4億元,以債權計畫形式支持長江經濟帶政策,涉及11個省的41個城市,投資規模達1358.6億元。保險資金以各類方式投資交通領域4797.6億元,能源領域2445.4億元,保障房、經濟適用房、棚改專案、養老社區、商用地產等不動產領域5768.7億元。
PPP專案被視為適合險資等長線資金投資的重點領域。前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一些PPP專案為長期產品,在尋找投資者時,傾向於選擇與其期限更為匹配的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比如保險、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等。同時,應當綜合考量長期因素,制定合理的回報收益,添加一些中短期產品配套出售,以更好地吸引保險資金。特別是在資產證券化創新方面,保險資金也正在積極挖掘長線價值投資者所能把握的機會,參與到PPP等非標項目的競標當中,更好地實現資產和負債的良性匹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