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輪縮量橫盤的抗爭,相對高估的滬深股市終因存量資金失去博弈的動力而轉向“挖坑”,以吸引場外資金的關注,換取新的上升動能。
股市如同季節轉換,給大家的感覺就是炎夏漸遠,秋意漸濃。一個重要誘因就是全球超寬鬆貨幣環境的悄悄改變,加上近期國內房地產價格大幅飆升,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分流。
就當前的各大指數運行趨勢看,空頭力量已開始占優。自8月中旬突破250日長期均線之後,上證50和上證指數震盪下行並重回中長期均線下方,這種回撤確認過程也符合技術分析要求。當前已處於敏感時刻,中期技術指標MACD再度進入零軸以下,中長期均線系統也處於密集粘合狀態,一旦轉向趨勢下行,空頭能量就會持續釋放。更為敏感的是,中小創其指數均線系統也從多頭排列狀態開始轉向空頭排列。因這兩個市場的相對估值(PE均值50倍以上)遠高於主機板,當低估值(PE10倍以下)的主機板藍籌股股價重心再度下移時,中小創的估值回歸壓力就會持續加大。
站在市場行為的角度觀察,年初至今,市場對成長主題的預期是漸次衰弱的。一季度,鋰電材料股整體能夠創出歷史新高;到了二、三季度,半導體材料股中只有小市值品種能夠觸及歷史高位,且迅速轉弱快速回撤至120-250日均線;到了近期,成長預期已缺乏憧憬,即使亞馬遜、Twilio等雲服務龍頭品種迭創新高,但滬深A股已不為所動。同時,前期的中大市值領先股,像樂視網、分眾傳媒、萬達院線、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等先後形成重心下移或大型平臺破位下行格局。
成長主題及其領先股之所以出現股價重心下移的情況,其核心前提是估值過高,無法吸引增量資金。比如,50倍以上市盈率定位,但相關企業並不能讓人們看到能夠盈利的持續快速增長來支持;僅考察營業收入,也缺乏業績增長幅度持續在50%以上企業,而市銷率卻普遍在10倍以上。不過,創新是大方向,只要方向正確,總會到達目標。因此,像物聯網(5G)、智慧硬體(人工智慧)、半導體材料、鋰電材料等,當這些成長主題的領先企業股價大幅走下臺階時,也一定會被各路資金所青睞。同樣,與改革有關的並購重組、轉型升級也會大量出現于傳統產業,包括金融服務、文化傳媒、消費品以及其他週期性行業。方向明確,等待的是更有價值的價格。
基於年內宏觀經濟面回暖因素持續加強,中短期內這種“挖坑”行情的指數空間有限,從歷史經驗看,通常是長期均線向下偏離10%左右,即1750-2800點會有較強技術支撐。交易策略上,除控制好倉位、管理好資金以外,更要關注市場調整所帶來的新一輪成長股投資機遇,觀察指標信號包括上述核心成長投資主題及其領先股的止跌回暖。
股市如同季節轉換,給大家的感覺就是炎夏漸遠,秋意漸濃。一個重要誘因就是全球超寬鬆貨幣環境的悄悄改變,加上近期國內房地產價格大幅飆升,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分流。
就當前的各大指數運行趨勢看,空頭力量已開始占優。自8月中旬突破250日長期均線之後,上證50和上證指數震盪下行並重回中長期均線下方,這種回撤確認過程也符合技術分析要求。當前已處於敏感時刻,中期技術指標MACD再度進入零軸以下,中長期均線系統也處於密集粘合狀態,一旦轉向趨勢下行,空頭能量就會持續釋放。更為敏感的是,中小創其指數均線系統也從多頭排列狀態開始轉向空頭排列。因這兩個市場的相對估值(PE均值50倍以上)遠高於主機板,當低估值(PE10倍以下)的主機板藍籌股股價重心再度下移時,中小創的估值回歸壓力就會持續加大。
站在市場行為的角度觀察,年初至今,市場對成長主題的預期是漸次衰弱的。一季度,鋰電材料股整體能夠創出歷史新高;到了二、三季度,半導體材料股中只有小市值品種能夠觸及歷史高位,且迅速轉弱快速回撤至120-250日均線;到了近期,成長預期已缺乏憧憬,即使亞馬遜、Twilio等雲服務龍頭品種迭創新高,但滬深A股已不為所動。同時,前期的中大市值領先股,像樂視網、分眾傳媒、萬達院線、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等先後形成重心下移或大型平臺破位下行格局。
成長主題及其領先股之所以出現股價重心下移的情況,其核心前提是估值過高,無法吸引增量資金。比如,50倍以上市盈率定位,但相關企業並不能讓人們看到能夠盈利的持續快速增長來支持;僅考察營業收入,也缺乏業績增長幅度持續在50%以上企業,而市銷率卻普遍在10倍以上。不過,創新是大方向,只要方向正確,總會到達目標。因此,像物聯網(5G)、智慧硬體(人工智慧)、半導體材料、鋰電材料等,當這些成長主題的領先企業股價大幅走下臺階時,也一定會被各路資金所青睞。同樣,與改革有關的並購重組、轉型升級也會大量出現于傳統產業,包括金融服務、文化傳媒、消費品以及其他週期性行業。方向明確,等待的是更有價值的價格。
基於年內宏觀經濟面回暖因素持續加強,中短期內這種“挖坑”行情的指數空間有限,從歷史經驗看,通常是長期均線向下偏離10%左右,即1750-2800點會有較強技術支撐。交易策略上,除控制好倉位、管理好資金以外,更要關注市場調整所帶來的新一輪成長股投資機遇,觀察指標信號包括上述核心成長投資主題及其領先股的止跌回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