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上交所規範增持動作 上市公司“打補丁”整改

中国证券网
2016-03-16 12:35

已收藏

在上交所開出“藥方”整治口號式增持後,上市公司在增持計畫的資訊披露上面目一新。據上證報資訊統計,在2月27日至3月15日期間,有34家公司發佈了62份帶有“增持”關鍵字的公告,其中不少是給此前已公佈的增持計畫“打補丁”,部分是對已付諸實施的增持進展做更及時、更詳細的披露,甚至是每增持一次即披露一次進展。但不可諱言的是,仍有少量公司並未按照增持指引的規定予以披露。

增持計畫頻現“補丁”

為了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增持計畫的披露,2月26日,上交所制定新增了臨時公告格式指引《第九十九號上市公司股東及董監高增持股份計畫/進展/結果公告》(下稱“增持指引”),其中要求上市公司需對增持數量或金額、增持規模的上限下限予以明確。目前,新公佈增持計畫的上市公司已開始遵循上述規定,而此前已宣佈增持方案的公司則紛紛著手打“補丁”。

永輝超市3月15日披露名為《控股股東增持公司股份計畫》的公告,稱3月14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張軒松通知,即日起後者計畫以不高於每股9元的價格通過個人帳戶或相關的股權類、資管產品增持公司股票,增持規模約2億元至6億元。對照上交所發佈的增持指引,該公告根據增持主體的基本情況、增持計畫的主要內容等指引規定欄目予以披露,並詳細注明了增持規模的上限下限。類似的案例還有大名城。

在此之前,有不少增持計畫是以“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或者“金額不超過多少億元”這樣的表述予以披露的,即僅設定增持規模或者金額的上限卻無下限。“嚴格來說,僅設定增持上限的增持計畫,對股東是否實施增持行為,沒有任何的外部約束力。”有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以通策醫療為例,公司此前發佈實際控制人增持公告稱,呂建明先生于2月25日、2月26日增持了公司部分A股股份,並“擬在未來12個月內,視本公司股價表現,以自身名義或通過一致行動人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本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但是,數日後,通策醫療於2月29日對上述公告做了補充說明,其中不僅對增持規模上限下限予以規定,還明確了價格前提,其表示改為:“若公司股票價格位於30元/股至35元/股的價格區間內,呂建明擬以自身名義或通過一致行動人繼續在二級市場擇機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金額至少不低於人民幣1500萬元,但不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

除此之外,國泰君安也在補充公告中增加了0.5%的增持下限。而類似的案例還有鳳凰傳媒、恒順醋業等多家上市公司。同時,不少上市公司在公告也明確表示,之所以進行補充披露是據增持指引的相關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增持指引,有不少上市公司主動披露了具體的增持方式。如宜華木業在最新的增持公告中透露,控股股東宜華集團對上市公司的增持一部分是通過“富誠海富通穩勝共贏二十號專項資產管理計畫”來實施的,該資管計畫總投入2億元,宜華集團作為進取級出資6700萬元。

及時“透底”增持進展

除對增持計畫提出要求,上交所對增持進展/結果更為關注,其要求上市公司在特定情況下應及時披露增持的動向,如:增持主體實施增持超過計畫數量(金額)或區間下限50%的,應當及時披露增持進展;原定增持計畫期間過半,實際增持數量(金額)未過半或未到區間下限50%的,或者仍未實施,應當公告說明原因等等。

以林洋能源為例,公司3月15日公告稱,3月14日,公司控股股東華虹電子當日增持公司股票26萬股,增持金額804.92萬元。截至本公告日,已累計增持數量為88萬股,累計增持金額2757.92萬元,占增持計畫下限的55.16%。顯然,林洋能源是在大股東的增持比例達到上述指引的要求時及時披露了此公告。

引人關注的是,相較於過去語焉不詳的增持進展,部分上市公司現今甚至做到了每增持一次即發佈一次進展公告。

三星醫療大股東2016年2月27日前後的兩次增持充分體現了這一點。2016年3月1日公司公告稱,大股東擬自首次增持日2月29日起6個月內擇機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此後,每當大股東增持一次,公司便在次日發佈一次增持進展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已發佈了6次增持進展的公告。以最新的3月12日進展公告為例,公司描述道,“2016年3月11日,控股股東奧克斯集團當日增持公司股票73.02萬股,截至本公告日,已累計增持股份數量為696.47萬股,累計增持金額8945.37萬元,占增持計畫下限的89.45%。”

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三星醫療大股東的前一次增持。該增持始於2015年6月30日,彼時公司實際控制人稱,即日起至未來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金額不低於1億元。此後,除2015年7月11日公司發佈的關於增持補充公告及2015年12月30日發佈的增持完畢公告外,期間關於增持進展的公告卻一次都沒有披露。

記者注意到,及時發佈增持進展公告的案例還有宜華木業等公司。“更為重要的是,大股東及核心高管無疑對上市公司的經營運作有著更為深刻的瞭解,特殊的身份定位之下,其對上市公司的增持力度無疑向外界傳遞出直接的信號。如今,投資者通過其公佈的增持動向,可及時判斷公司的價值。”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但需指出的是,在監管指引下,仍有部分公司並未按照指引要求披露相關資訊。如九州通在最新的公告中透露,據增持指引的規定,現就增持進展予以披露,其在“增持計畫擬增持股份的數量或金額”一欄中描述道,“楚昌投資集團及關聯方上海弘康承諾:自2015年7月2日開始,未來12個月內,單獨或合計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本公司總股本的3%(含首次已增持股份),具體增持金額將根據累計增持股份數量和價格確定,”以此來看,公司顯然只披露了增持上限,卻並未按照上交所的規定明確增持的下限。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