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落實中央一號檔精神,期貨市場不斷探索農業風險管理新路徑,開展了場外期權、“保險+期貨”等諸多有益嘗試。
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玉米“保險+期貨”、場外試點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這種模式下,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主要利用期貨複製期權進行風險對沖,存在風險對沖手段單一、對沖成本高、波動率風險無法完全對沖、產生交易滑點和追加保證金風險等問題,試點專案的規模和範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市場人士普遍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玉米期權的上市能為市場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對沖工具,為場外期權提供定價參考,交易者可直接利用場內期權進行風險管理,降低場外期權對沖成本,推動“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和場外期權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降低場外期權成本 支持“保險+期貨”持續健康發展
市場定價將有更可靠的依據
國泰君安風險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峰對中國財富網表示,在沒有場內期權的情況下,場外期權定價只能參照標的期貨合約的歷史波動率,定價的準確性、合理性和權威性都存在缺陷。尤其在對不同行權價格、不同期限的期權定價時,僅參考歷史波動率無法反映市場對不同行權價格和期限的期權合約的供求關係資訊。但玉米場內期權的上市,將為玉米場外期權的定價提供權威公開的參考依據,場內期權通過場內交易形成的波動率曲面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係,促使場外期權以及“保險+期貨”專案定價更為合理和公允。
華信物產衍生品業務負責人馬永波認為,場內期權定價合理、資訊透明,風險管理子公司等機構可以參考場內期權隱含波動率提供更合理的報價,規範場外市場交易。“隨著玉米場內期權的上市,場內場外兩個市場可以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為玉米及相關產業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務。”
嘉吉玉米澱粉與澱粉糖事業部交易經理湯逸興指出,隨著國內玉米市場化改革的推進,玉米價格的波動變大,廣大種植戶對作物保險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來,‘保險+期貨’和場外期權的交易量顯著提升,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逐漸增多,比如市場定價不透明,市場容量小等。” 湯逸興表示,玉米期權的上市將對這些項目的市場定價起到指導性作用,提供重要的參考標準,提升全市場定價的透明度。
風險對沖將有更有效的工具
在目前玉米品種的場外期權和“保險+期貨”專案中,風險管理公司主要通過場內期貨市場對沖場外期權風險。而單方面採取期貨對沖的方式會遇到不小的風險與問題。
永安期貨長春營業部總經理金東升指出,一方面,由於期權的收益曲線存在非線性特點,波動率、偏度等風險無法通過期貨簡單對沖。“如果風險管理子公司期初對標的資產波動率估計不當,或者標的期貨價格在行權價附近來回大幅波動,交易產生的滑點、手續費等都會影響最終的對沖結果,甚至給風險管理子公司帶來損失。”另一方面,當客戶承做買入期權時,在期初只需支付少量的權利金,風險管理子公司則需要在期貨市場單邊買入或賣出期貨進行對沖,如果玉米價格在期間出現急速上漲或下跌,可能需要風險管理子公司用自有資金追加較大額度的保證金。
“玉米場內期權的推出無疑將為場外期權和‘保險+期貨’試點提供更加有效的對沖工具,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管理子公司在場外期權風險對沖過程中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金東升說。
魏峰同時表示,隨著玉米期權的推出,利用場內期權對沖場外期權風險將具有明顯優勢。“場內期權能豐富期貨公司的風險控制手段,從而增強保險方的履約能力,這對農戶種植收益將形成更加有力的保障。”
“保險+期貨”將有更便宜的“保費”
自2015年開始,大商所就聯合多家期貨公司開展了“保險+期貨”試點專案,儘管取得良好效果,但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只能在期貨市場通過期貨複製期權對沖風險,運行成本較高。
魏峰表示,玉米場內期權的上市能夠有效降低場外期權風險對沖成本,減少農戶的保費支出,提升期貨市場支農扶貧的能力和水準。“由於場內期權能夠控制場外期權的Gamma和Vega風險,甚至部分Delta風險,期貨公司可以減少場內期貨頭寸調整的頻率和規模,從而節省交易手續費和保證金佔用,期權定價時的風險溢價也將降低。”
“以一個3萬噸、4個月的玉米‘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為例,在玉米場內期權推出後,場外期權定價波動率能夠下調2%-3%,期權費可下降約7-12元/噸,為農戶節省保險費用約20-36萬元”,魏峰說。
金東升指出,玉米期權的上市能夠讓保險公司直接利用場內期權管理風險,降低對沖成本,提高運轉效率,優化專案流程,推動“保險+期貨”規模進一步擴大,風險管理效果進一步提升。
魯證期貨場外衍生品部總經理王洪刊同樣認為,場內期權可以更好地對沖場外期權風險,“特別是對於波動率風險的對沖,將大幅降低場外期權的買賣價差,從前期豆粕期權上市後的經驗看,預計降幅在20%-50%之間”。
王洪刊指出,隨著大商所“保險+期貨”、場外期權試點專案的持續推進,風險管理子公司對玉米場內期權的需求將更加強烈,市場參與熱情會越來越高,玉米場內期權的上市值得期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