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央行連續第8個工作日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OMO),由於存量央行逆回購已盡數到期,當日OMO實現零投放零回籠。分析人士稱,沒了央行逆回購到期,加之政府債發行節奏放緩,整個10月中上旬資金面應基本無礙,OMO繼續停擺是大概率事件;季度稅期高峰原本可能成為OMO重啟的一大誘因,但因降准的實施,這一概率也在下降。預計10月份OMO力度不大,甚至可能全月暫停操作,市場資金面則受降准和稅期影響,或呈現先趨松再收變化。
節後資金面全面回暖
跨季過後,受流動性自我修復與降准消息影響,市場資金面恢復寬鬆,貨幣市場利率尤其是中長端明顯下行。
由於中長期限品種出現更快、更明顯的下行,截至10日收盤,銀行間市場上14天和21天期回購利率均與7天期回購利率形成小幅倒掛,1個月、兩個月回購利率也與7天回購利率相差無幾,貨幣市場利率曲線整體較為平坦。
市場人士稱,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尤其是中長期限品種明顯下行,體現跨季後流動性改善態勢,特別是流動性預期好轉。這一方面得益于跨季後流動性自然回暖——季末財政集中支出提升了銀行體系資金總量,同時隨著季末監管考核等因素擾動消退,流動性面臨的各類擾動因素較少;另一方面,降准消息進一步提振市場對流動性的樂觀預期,推動流動性期限溢價大幅度收斂。
由於市場資金面整體恢復寬鬆,央行自然沒有投放流動性的必要。9月26日,央行開展了最近一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此後,OMO便進入新一輪停擺期,截至昨日,OMO已連續8個工作日暫停。與此同時,在9日的6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後,市場上央行逆回購存量再次降至零。
不排除全月OMO出現零操作
沒了央行逆回購到期,加之政府債發行節奏放緩,整個10月中上旬資金面應基本無礙,OMO繼續停擺是大概率事件。
近年來,財政收稅與支出對短期流動性的影響加大,央行相應對流動性開展“削峰填穀”操作。由於稅期高峰通常出現在月中,月末則是財政集中支出的時點,因此,央行多會在每月中旬持續以較大力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實施流動性淨投放;到了下旬,則多通過不對沖或少對沖到期逆回購方式,實施流動性淨回籠;由於月初流動性往往比較充裕,OMO多會停擺。
另外,從最近幾個月來看,除了財政收稅與支出,受三季度地方債密集發行增加財政庫款影響,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也較大。
目前10月份的情況是:首先,受國慶長假影響,稅期延後,主要稅種申報納稅截止日為24日,預計稅期高峰將相應順延,到10月下旬才會出現。其次,經過7月、8月、9月連續3個月密集發行之後,前期地方債積壓供給得到釋放,從10月開始,預計地方債發行量會逐漸下降,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對流動性的擾動有望減輕。再則,目前已無未到期央行逆回購。最後,外匯因素對流動性的不利影響仍較小。總的來看,整個10月中上旬,流動性面臨的擾動較少,再加上降准實施在即,流動性總量甚至會進一步提升,央行實施流動性的必要性不大,OMO繼續停擺也就不難預料。
進一步來看,10月是稅收大月,企業季度繳稅對流動性的影響不容忽視,但本月15日的降准力度也不小。根據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降准釋放資金在償還到期MLF之後,仍可再釋放增量流動性約7500億元。有券商測算稱,這基本上與本月財政淨增量相當,即降准釋放的增量資金大致可與稅期形成對沖。
“本來稅期原本是最有可能促使央行重啟OMO的動因,但降准既出,也就沒有太大必要再開展OMO。”有券商債券投資經理認為,本月央行再通過OMO投放流動性的規模或有限,甚至可能出現全月零操作局面。
總之,這一輪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停擺時間可能會比以往更久。
利率下行空間未必很大
市場機構認為,雖然央行降准釋放出大量低成本流動性,確保市場資金面寬鬆的大格局,但由於央行相應會減少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且從月內來看,此次降准釋放資金基本上與到期MLF和稅期形成對沖,流動性總量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因此貨幣市場利率繼續下行空間可能有限。
華創證券研報稱,央行降准體現了對流動性的呵護,但需要注意的是,10月繳稅均值大約在7300億元,正好和央行降准替換MLF之後釋放的7500億元流動性規模匹配,因此,降准更多是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並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但如果10月下旬繳稅期間央行不再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則央行流動性調控更多是求“穩”,而不是求“松”。
中金公司研報也稱,這次降准雖然可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但考慮到10月一般是繳稅大月,財政存款上升量一般都達到數千億元甚至接近萬億元,此次降准資金可能會較大程度被財政存款上升所抵消。另外,由於央行“收短放長”,逆回購操作減少,流動性投放以MLF和降准為主,導致MLF存量規模持續上升,即有一部分低成本逆回購投放轉化為了高成本的MLF。從央行投放資金綜合成本來看,下行幅度並沒有市場想像得那麼大。綜合來看,預計10月貨幣市場利率會有小幅的下行,但幅度不見得很大。
機構並預計,下周隨著降准實施,流動性有望進一步趨松,但隨著22日左右稅期影響顯現,流動性或重新回歸合理充裕。整體上,本月資金面或呈現先趨松再收斂變化。
節後資金面全面回暖
跨季過後,受流動性自我修復與降准消息影響,市場資金面恢復寬鬆,貨幣市場利率尤其是中長端明顯下行。
由於中長期限品種出現更快、更明顯的下行,截至10日收盤,銀行間市場上14天和21天期回購利率均與7天期回購利率形成小幅倒掛,1個月、兩個月回購利率也與7天回購利率相差無幾,貨幣市場利率曲線整體較為平坦。
市場人士稱,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尤其是中長期限品種明顯下行,體現跨季後流動性改善態勢,特別是流動性預期好轉。這一方面得益于跨季後流動性自然回暖——季末財政集中支出提升了銀行體系資金總量,同時隨著季末監管考核等因素擾動消退,流動性面臨的各類擾動因素較少;另一方面,降准消息進一步提振市場對流動性的樂觀預期,推動流動性期限溢價大幅度收斂。
由於市場資金面整體恢復寬鬆,央行自然沒有投放流動性的必要。9月26日,央行開展了最近一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此後,OMO便進入新一輪停擺期,截至昨日,OMO已連續8個工作日暫停。與此同時,在9日的6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後,市場上央行逆回購存量再次降至零。
不排除全月OMO出現零操作
沒了央行逆回購到期,加之政府債發行節奏放緩,整個10月中上旬資金面應基本無礙,OMO繼續停擺是大概率事件。
近年來,財政收稅與支出對短期流動性的影響加大,央行相應對流動性開展“削峰填穀”操作。由於稅期高峰通常出現在月中,月末則是財政集中支出的時點,因此,央行多會在每月中旬持續以較大力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實施流動性淨投放;到了下旬,則多通過不對沖或少對沖到期逆回購方式,實施流動性淨回籠;由於月初流動性往往比較充裕,OMO多會停擺。
另外,從最近幾個月來看,除了財政收稅與支出,受三季度地方債密集發行增加財政庫款影響,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也較大。
目前10月份的情況是:首先,受國慶長假影響,稅期延後,主要稅種申報納稅截止日為24日,預計稅期高峰將相應順延,到10月下旬才會出現。其次,經過7月、8月、9月連續3個月密集發行之後,前期地方債積壓供給得到釋放,從10月開始,預計地方債發行量會逐漸下降,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對流動性的擾動有望減輕。再則,目前已無未到期央行逆回購。最後,外匯因素對流動性的不利影響仍較小。總的來看,整個10月中上旬,流動性面臨的擾動較少,再加上降准實施在即,流動性總量甚至會進一步提升,央行實施流動性的必要性不大,OMO繼續停擺也就不難預料。
進一步來看,10月是稅收大月,企業季度繳稅對流動性的影響不容忽視,但本月15日的降准力度也不小。根據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降准釋放資金在償還到期MLF之後,仍可再釋放增量流動性約7500億元。有券商測算稱,這基本上與本月財政淨增量相當,即降准釋放的增量資金大致可與稅期形成對沖。
“本來稅期原本是最有可能促使央行重啟OMO的動因,但降准既出,也就沒有太大必要再開展OMO。”有券商債券投資經理認為,本月央行再通過OMO投放流動性的規模或有限,甚至可能出現全月零操作局面。
總之,這一輪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停擺時間可能會比以往更久。
利率下行空間未必很大
市場機構認為,雖然央行降准釋放出大量低成本流動性,確保市場資金面寬鬆的大格局,但由於央行相應會減少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且從月內來看,此次降准釋放資金基本上與到期MLF和稅期形成對沖,流動性總量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因此貨幣市場利率繼續下行空間可能有限。
華創證券研報稱,央行降准體現了對流動性的呵護,但需要注意的是,10月繳稅均值大約在7300億元,正好和央行降准替換MLF之後釋放的7500億元流動性規模匹配,因此,降准更多是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並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但如果10月下旬繳稅期間央行不再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則央行流動性調控更多是求“穩”,而不是求“松”。
中金公司研報也稱,這次降准雖然可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但考慮到10月一般是繳稅大月,財政存款上升量一般都達到數千億元甚至接近萬億元,此次降准資金可能會較大程度被財政存款上升所抵消。另外,由於央行“收短放長”,逆回購操作減少,流動性投放以MLF和降准為主,導致MLF存量規模持續上升,即有一部分低成本逆回購投放轉化為了高成本的MLF。從央行投放資金綜合成本來看,下行幅度並沒有市場想像得那麼大。綜合來看,預計10月貨幣市場利率會有小幅的下行,但幅度不見得很大。
機構並預計,下周隨著降准實施,流動性有望進一步趨松,但隨著22日左右稅期影響顯現,流動性或重新回歸合理充裕。整體上,本月資金面或呈現先趨松再收斂變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