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再融資市場結構瞬變 可轉債或填“真空”

中国证券网
2017-02-20 13:43

已收藏

再融資新規推出後,興業證券第一時間選擇了“撤退”,終止籌畫定增。而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的多家上市公司負責人普遍認為,此後通過定增進行再融資的難度已大大提高。廣發證券等多家投行的業內人士也表示,今後定增項目的數量可能會有明顯的減少,其在再融資市場中佔據的“主導地位”也可能不保;預計未來可轉債項目會大比例增加,並成為再融資市場的“新主流”。

在廣發證券投行部相關人士看來,“18個月”的間隔期限對再融資市場影響最大。此前,一些渴求資金的上市公司可能每年都會有一次再融資,新規實施之後,至少要等到間隔期過後才能再行股權融資;其次,將定價基準日統一為發行期首日,將會縮小市場的差價,對潛在認購人的吸引力會大幅降低,增加對外“推銷”定增項目的難度;此外,定增中擬發行股份不得超過原有股本的20%,融資規模的限制也會降低上市公司實施定增的興趣。

對於新規的市場影響將在何時顯現,國泰君安發佈的研報指出,預計定增的市場份額將在2018年明顯縮減。其理由包括:新規之下,2017年定增市場整體價差將減少,從而導致系統性收益率的下降;同時,由於新老劃斷的存在,對證監會未受理的新發定增預案影響大,而這些新發預案主要計畫在2018年及以後年度落地實施。因此,新規對定增的市場融資規模的影響將在2018年集中體現。

誰將填補定增縮水後的市場“真空”?多位受訪的投行人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再融資市場主流品種的是可轉債。華泰聯合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王驥躍指出,此次監管部門收緊定增再融資的同時,對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未有政策變化。而目前市場上做可轉債的公司非常少,主要還是因為以前定增的門檻太低。可轉債具有股債雙重特性,既可滿足上市公司低成本融資的需求,投資者也有機會進行轉股從而達到股權投資的目的,未來應該會成為市場的新熱點。當然,可轉債對發行人有淨資產收益率等要求,但這也符合監管部門鼓勵市場資金流向“好公司”的政策初衷。

從實例情況看,可轉債發行在近期已有提速跡象。據國海證券統計,近期已有6單可轉債密集過會,其中包括規模300億元的光大銀行可轉債。國信證券預判,今年可轉債的發行規模或超過市場預期。此前,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發佈會上也曾明確表示,本次規則修訂的總體考慮是嚴格再融資審核標準和條件,解決定增與其他融資方式失衡的結構性問題,要發展可轉債和優先股品種,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行為。

另一方面,優先股的情形與可轉債類似。2月15日,江蘇銀行披露,公司發行優先股的申請已獲得證監會受理,這距公司上市僅有半年時間。據統計,從2014年5月至今,已有17家上市銀行完成優先股融資計畫,募資總規模超5260億元,另有多家優質藍籌公司完成優先股的發行。有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一些優質上市公司來說,發行優先股其實比定增融資更為便捷,但目前,發行優先股的條件限制比較多,未來預計有望適度放鬆。

受再融資新規影響最大的還是一些績差上市公司,隨著定增難度加大,其再融資的選擇餘地也被壓縮。中部地區一家正籌畫定增的上市公司的董秘告訴記者,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該公司發行優先股和可轉債的可能性並不大,定增仍是其最為可行的再融資方式,不得已就得選擇銀行借貸。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