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公用事業

8.1萬個充電樁仍不夠用 新能源車充電難待解

中国证券网
2016-08-04 10:10

已收藏


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共有公共充電樁8.18萬個;其中直流樁1.35萬個;交直流一體樁1.65萬個;交流樁5.18萬個;較2015年底增長65%。私人充電樁共計5.54萬個,較2015年底增長約12%,車樁比約4:1。

與此同時,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在近日召開的“2016中國充電樁創新峰會”上感歎道,“充電樁現在建了不少,但是老百姓並沒有感覺多方便。”

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7萬輛,同比增幅達到了126%,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仍然高於電池充電樁的建設速度,這是令新能源車主感到充電不方面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充電樁標準不統一,物業不配套等因素都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使用便利性的重要原因。

統一標準才能“互聯互通”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馬連道茶城附近的國家電網公共充電樁,正在給愛車充電的趙女士向記者表示,如果自己沒有充電樁,那麼在買純電動汽車前一定要做足“功課”,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趙女士進一步表示:“我現在是很多充電樁運營商的客戶,車裡長期放著國家電網和普天新能源的充電卡,手機上安裝關於充電樁的APP就有4個,只有這樣,我心裡才踏實些。”

同時,有騰勢電動車的車主向記者反映,在公共充電樁為車充電時,當電量達到90%以上,充電樁便不再繼續充電了。而騰勢汽車的官方解釋是,此問題屬於公共充電樁電壓不夠引起,騰勢電動車的充電站輸出電壓能覆蓋220Vdc~550Vdc的範圍,充電樁螢幕顯示“充電電壓過高”是指,此時車輛動力電池的電壓已跟公用充電樁的最大輸出電壓一致,故無法再繼續對車輛動力電池充電。

對於這些問題,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永東看來,都是充電樁標準不統一,無法實現互聯互通造成的。

劉永東認為,要想實現電動汽車、充電樁、運營商三方的“互聯互通”,目前有三方面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是車樁相容問題,不同的車不同的樁在理解標準上存在差異,這就帶來接入性的問題,車就充不了電。自2015年12月《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以下簡稱新國標)出臺後,新老國標交替帶來一系列車樁匹配難問題,各企業要按照‘新國標’一個標準去生產、製造和銷售,完善充電標準的認證和檢測制度;第二是資訊相容問題,目前市面上關於充電樁的APP眾多,‘魚龍混雜’‘各自為戰’,服務品質參差不齊,不但沒有為用戶提供方便,反而還帶來了困擾;第三是交易不便的問題,目前,充電樁運營商的結算方式也是‘各有一套’,為車主的消費帶來不便。”

由此來看,統一標準才是實現電動汽車、充電樁、運營商三方“互聯互通”的保障。據瞭解,北京、上海、深圳已展開標準試點工作,該工作將於8月底完成,而資訊交換標準將於9月份出臺,同時向社會正式公佈。

劉永東對記者表示,新國標將於2017年1月1日後開始實行。“各運營商如果按照這套規則進行,應該說互聯互通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公共充電樁的屬性是“補電”

事實上,除“車樁”標準不統一外,無車位以及物業不配套也是導致充電難的另一重要原因。

以北京市為例,截至2016年1月,北京已有2108個社區配建了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配建社區數量僅占全市社區總數四成。

“如果物業不配合,政府或者供電局想要介入有一定困難,政府很難強求物業,而供電局也只能管到社區‘圍牆’外,‘圍牆’內的事還歸物業管理;不過物業擔心的問題,我們現在正在著手解決,比如充電安全問題、消防問題、施工安裝問題等,這些都包含在我們現在修訂的‘充電樁新國標’當中,同時,隨著激勵機制的日趨完善,物業公司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心態。”劉永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瞭解,國家能源局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草案中提出,到2020年,國內充換電站數量將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50萬個;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比例接近標配的1:1.

對此,劉永東表示,“實際上,我們設計的充電路線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在家裡、辦公場所充電,而不用到公共充電樁充電,因為公共充電樁的職能更多的是對車輛進行‘補電’,而非‘充電’。”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