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研究揭示腕足動物經歷大滅絕後仍在"努力進化"

新華社,武漢
2024-07-26 10:16

已收藏



新華社武漢7月26日電(記者熊翔鶴、侯文坤)腕足動物是一類生活在海洋中的具有貝殼的動物,它們曾經"統治"海洋,在底棲生物群落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然而,曾經十分繁盛的腕足動物在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大滅絕中遭受巨大打擊。從中生代到現在,它們的多樣性一直維持在低水準,在現代海洋中很難見到它們的身影。

腕足動物在經歷大滅絕後真的失去了再次崛起的"雄心壯志"和演化動力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陳中強教授團隊與英國學者合作,利用全新的形態特徵資料揭示了大滅絕後中-新生代腕足動物的形態演化模式,為理解其多樣性衰退提供了新的認識,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

"以往,研究人員對於腕足動物衰落的認識和解釋主要基於分類單元的多樣性變化。其實,動物形態的多樣性也是描述生物面貌的重要指標。"論文通訊作者陳中強說,形態的創新與變革往往會帶來功能與生態的突破,為生物多樣性的增加提供機會。因此,闡明動物的形態演化規律對認識其多樣性演變有重要意義。

為此,研究團隊對中-新生代四個主要腕足動物目進行了詳細的形態特徵編碼,通過資料分析,評價了這四個腕足動物目在過去3億年間(二疊紀到第四紀)形態空間與形態差異度的變化。研究發現,這四個腕足動物目的形態差異度變化有不同的趨勢,但都在中生代早期恢復到了二疊紀末大滅絕之前的水準。此外,這四個腕足動物目的形態空間分佈模式也不盡相同,但都在中生代擴展了其形態空間,展現出預料之外的形態創新能力以及對中-新生代環境的適應。

"這證明,腕足動物的形態創新和演化並沒有因為大滅絕的衝擊而停滯,也沒有受到`現代型演化生物群`(如雙殼類、腹足類)的限制。"論文第一作者郭鎮博士說。儘管如此,腕足動物的高滅絕率和新形態類型的低新生率導致其多樣性維持在較低水準,再也無法回到古生代時期的統治地位。

該研究表明,動物形態特徵的創新並不能保證整個門類在多樣性演化上的成功,新形態類型的適應性輻射和已有形態類型的保持,與多樣性的維持與上升關係密切。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