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是地質歷史上五次生物大滅絕之一。當時的地球火山活動頻發,火山灰等遮天蔽日。在此後的幾年至幾十年中,地球表面溫度驟降,大量不適應嚴寒氣候的生物迅速消失。
此次,科研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的野外考察中發現了保存精美的恐龍腳印化石。在2億年前,準噶爾盆地的古緯度位於北緯71度左右。這說明當時的恐龍已經有一套完備的禦寒機制,讓它們在寒冷的極地存活。
恐龍靠什麼禦寒呢?"靠長羽毛。"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沙金庚介紹,恐龍羽毛的形態結構明顯不是用於飛行的,最有可能的功能是保暖。
可以推測,正是由於有羽毛保暖,恐龍得以在這場天災中倖存,並迅速佔據災後的生態"C位"。沙金庚說:"在三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後,恐龍體積增大,分佈範圍擴張,總數量增加了近一倍。2億年前這場生物史上的浩劫,不經意間卻為恐龍打開了通往食物鏈頂端的大門。從此,恐龍開始了長達約1.3億年的稱霸之旅。"
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