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抗疫加速中國醫療數位變革

新華社,福州
2020-10-13 22:11

已收藏

新華社福州10月13日電(記者陳弘毅、吳劍鋒)電子健康碼為復工複產提供大資料支撐;互聯網醫院成為海內外民眾求醫問診的平臺;人工智慧讓藥物篩選有了"智慧大腦"……正在福州召開的第三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數位建設成果展上,各地"數字抗疫"的成果集中亮相,以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為標誌的新一代科技成為"數字抗疫"的主角。

展廳中,一台可以輕鬆被推拉的移動診療車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這台被稱為"海心一號"的移動診療車融合了5G和AI影像診斷技術,是為遠端醫療而專門打造的,醫護人員可以通過螢幕隨時查看病區和患者的即時情況,也可以開展遠端會診,就如同在病床邊一樣。

福建省立醫院醫生尚秀玲一邊演示一邊介紹說,抗疫期間,移動診療車發揮了大作用:"醫護人員進出新冠肺炎病區需要繁雜的準備流程,通過這台移動診療車,只需一位醫生推車查房,多學科的專家在後臺可以即時開展會診,將優質專家資源延伸到隔離病房的患者床前。此外,家屬還可實現對病患的無接觸探視。"

而更多的"黑科技"讓觀眾們感慨科技帶給傳統醫療的改變:在隔離病區,新冠肺炎智慧影響評價系統為臨床專家提供智慧化新冠病灶定量分析及療效評價服務;送藥機器人把藥品準確送到病房;消毒機器人自主進行沿路徑消毒,大幅減少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的次數……

城鄉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的問題,也因遠端醫療指導中心的建立而得到緩解。福建省立醫院院長朱鵬立介紹說,抗疫初期,省級專家組成員往往每天都要往省內各縣市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福建建立了遠端指導中心,將省級專家的力量集結起來,共同指導分佈在全省各地的定點收治醫院,實現檢查檢驗報告、影像、視頻等資料同步傳輸。

朱鵬立告訴記者,借助遠端診療,專家組每天對病人做篩查指導,根據患者情況再決定是否到現場,大大優化了專家資源的合理調配。

借助"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契機,福建省僅用4天時間就部署了省級新冠肺炎遠端指導平臺,接入全省91家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通過該平臺,福建省還組織專家為加拿大、法國、波蘭等9個國家和地區毫無保留地分享抗疫經驗,截至今年9月中旬,共遠端巡診近2000例次,遠端會診危重型近600例次。

據福建省衛健委主任柳紅介紹,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資訊化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福建省充分發揮數位福建及醫療資訊化建設優勢,建立、完善了福建省健康醫療大資料及公共衛生管理平臺。通過全省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資訊採集系統,每天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資訊定時上報,並共用給"八閩健康碼",同時被共用的還有居民健康資訊系統採集的全省14天發熱診療資訊。

柳紅說,這些資料累計被查詢、調閱4億多人次,為保障"八閩健康碼"應用、促進群眾健康有序出行提供了資料支撐。

福建省衛健委資料顯示,疫情以來,福建省共有26家互聯網醫院通過審批備案完成接入;"八閩健康碼"已線上制碼超過3342萬次,亮碼超過2.73億次;多家醫院利用5G網路+智慧消毒機器人,大幅減少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的頻次……數位技術在疫情防控和復工複產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