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專家解碼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服務新機遇

新華社,北京
2020-09-06 19:59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趙琬微、高敬)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多位中外嘉賓圍繞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服務的新機遇展開討論,提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或將成為今後教育的常態。

服貿會期間,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在發言中說,疫情期間我國及時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路雲平臺,面向高校免費開放包括1291門國家精品課程在內的3萬餘門線上課程,針對偏遠地區開設空中課堂,滿足2億多學生居家學習需求。在全球教育領域內,這是一個奇跡。

劉利民表示,相對低成本、高效率、大規模的線上傳播形式為國際間教育交流合作打開了突破口,也為跨境教育提供了新管道,有利於促進包括跨國網路教育、遠端教育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

"混合式學習現在非常方便,也為國際合作帶來機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莉亞斯·施萊歇爾說,我們對一些國家進行了調查,超過一半的學校把混合式學習視為疫情後在校學習新常態。

北京第三十五中學副校長王紅軍說:"疫情推動了教育形態的變化,促進了線上教學資源的開發與使用,也促進了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轉變,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將成為必然。"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在論壇上介紹,中國已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簽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定。此外,目前在辦的各級各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專案達2282個,中國還將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在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方面實現政策突破。

寧波諾丁漢大學執行校長尼克·邁爾斯介紹,2020年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後,我們對辦學更有信心了。該校教職員工和學生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4月重新開放校園後,90%在國內的學生順利返校複課。

"為了幫助學生體驗線上教學,我們改造升級了六個樣板教室。"尼克·邁爾斯說,改建後的房間配備了靈活的課桌椅和線上互動技術,校外學生可即時看到老師,更好融合線上和線下教學。

上海紐約大學榮譽校長俞立中認為,雖然疫情影響了一些學生赴海外留學,但是大家嚮往優質教育資源的熱情並未減退。既有中國文化的"根",又有海外教育資源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將成為一些學生的新選擇。

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展臺,工作人員劉謙向參觀者介紹AFS青少年交流項目。"今天有不少人諮詢出國交流專案,關心是否繼續。"他說,我們與海外大約40個國家的學校聯繫保持暢通,目前大部分項目還在持續,將照常組織15歲到17歲半的青少年交流專案。

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疫情推動了留學服務線上發展,人們瞭解海外留學資訊更方便了。"我們不久前舉辦了一系列線上國際教育巡迴展,針對人們關心的留學趨勢變化、海外生活安全、畢業就業等熱點話題進行解讀。"他說,該中心實現了從傳統"視窗服務"向數位化線上服務的轉變,參觀者可以在現場體驗留學存檔、就業報到等一站式線上服務。

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儘管疫情打亂了國內外教育的常態,但也提供了新的機會。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時代,唯有開放合作才能更好地面對發展,共用發展中的機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世界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以及引進合作辦學專案最多的國家,中國教育開放的大門必然越開越大。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