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專訪:"雪龍2"號南極科考"首秀"將呈現諸多亮點

“雪龙
2019-11-12 12:41

已收藏


新華社"雪龍2"號11月12日電專訪:"雪龍2"號南極科考"首秀"將呈現諸多亮點--訪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雪龍2"號首席科學家何劍鋒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北京時間11日13時49分(當地時間11日16時49分),搭載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穿越"咆哮西風帶",從東經145度58分、南緯60度附近駛入南極地區。

這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航南極,也是首次實行"雪龍"號和"雪龍2"號"雙龍探極"。首次執行南極科考"雪龍2"號配備了哪些新的科考"武器"?其南極"首秀"又將呈現哪些亮點?對此,新華社隨船記者採訪了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雪龍2"號首席科學家何劍鋒。

何劍鋒告訴記者,"`雪龍2`號最大亮點是裝配了由主甲板直通海底的國產月池系統,它底部創造性地使用了科技含量更高的水密底蓋,從而提高了船舶穩性。月池是指垂直於海面、貫穿船體、與海水相連的一個空腔。月池裡有一個保護套管,鑽杆和鑽具等通過這個保護套管抵達海底。月池可用於在大面積浮冰區進行CTD(海水溫鹽深剖面儀)作業,解決浮冰密集度高無法科考作業的難題,從而確保調查斷面和站位的系統性。"

"雪龍2"號另一項"武器"是可應用到移動的船舶上的先進走航觀測系統,可對極地大氣、海冰和海洋進行全程走航觀測。"相比`雪龍`號的走航觀測系統,`雪龍2`號增加了營養鹽、甲烷和二氧化碳氣體濃度等環境參數,將更系統地開展全程海表環境參數的自動採集。"何劍鋒介紹說。

此外,"雪龍2"號上由聲學設備組成的海洋探測系統,可全程連續探測海水流速流向、生物資源量以及海底地形地貌等要素,具備長期自動觀測、即時原位測量和自動記錄處理等功能。其他先進裝備還包括船舶走航剖面儀、浮游動物觀測系統等,前者可以實現不停船連續獲取海洋上層水文和生物學剖面資料,後者可隨CTD下放和回收,自動記錄相關資料和生物影像。

何劍鋒表示,所有這些裝備都將提升我國極地海洋調查能力和效率。

關於本次南極科考的亮點,他介紹說,"雪龍2"號和"雪龍"號將分別對東南極的宇航員海和西南極的阿蒙森海進行准同步調查,使我國在東南極海域的調查首次向西拓展至宇航員海,並首次開展鳥類和哺乳類的走航觀測。

"本次考察將重點對南大洋國際調查資料匱乏海域的海洋生態系統開展多學科綜合調查,調查成果將提升國際社會對南極海洋生態系統以及氣候變化影響的系統認知,進而為南大洋關鍵物種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支撐。"何劍鋒說。

他表示,本次南極考察將充分利用雙船作業優勢和"雪龍2"號環南極洲航行考察的機會,在普裡茲灣、宇航員海、南極半島海域和阿蒙森海回收與布放多套長期監測潛標,以獲取周年監測資料,彌補船基調查在時間上所受限制,系統瞭解這些海域特定層位元物理和生物化學特性的季節變化過程。"雪龍2"號環南極航行期間,還將完成我國自主研發的西風帶錨系浮標的回收與再次布放,彌補我國浮標觀測網中西風帶環境資料的空缺。

同時,科考隊員還將利用"雪龍2"號船上配備的22米柱狀沉積採樣器嘗試長柱狀沉積物採樣,並利用月池系統開展冰區站位元的調查作業,獲取水文、化學和生態等資料。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將重點實施"2船"("雪龍2"號和"雪龍"號)、"3海"(宇航員海、阿蒙森海、羅斯海)、"4站"(中山站、長城站、泰山站和正在建設中的恩科斯堡島新站)的考察。"雪龍2"號於10月15日從深圳起航,"雪龍"號10月22日從上海出發,"雙龍探極"開啟了中國極地考察新格局。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