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房地產

告別“小陽春”: 北京樓市調控衝擊“淡旺季”理論

中国证券网
2017-05-08 09:27

已收藏


變局中的房產經紀人生存法則

·市場篇

正如當前“小陽春”不見蹤影,最近幾年來,傳統的旺季已經變得不甚明顯。根據經驗,嚴厲調控政策出臺前後,市場情緒往往波動較大。過去幾年來,北京樓市的成交高峰並不總是出現在傳統旺季,而往往在四季度到來。

雖然處於傳統的“小陽春”階段,但在調控政策影響下,北京房地產市場仍然出現大幅降溫。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傳統的“淡旺季”理論正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北京中原地產副總經理劉建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根據其從案場獲取的資訊,因價格審批嚴格,近期北京房企的推盤欲望普遍不強。購房者也因資格限制、成本提高等因素,出現一定的觀望情緒。

因此,儘管春季是傳統銷售旺季,市場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現降溫。但他認為,這一觀望期並不會持續很久,房企將根據自身情況,在未來做出不同調整。

“旺季”不旺

樓市調控政策在3月的一次加碼,使北京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出現大幅下跌。根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的統計,4月北京二手住宅完成網簽16902套,環比下跌35%,同比減少36%。

新房方面,4月份北京僅成交商品住宅2214套,遠低於3月份的7594套。

劉建勇表示,這種情況在北京的各大新建商品房專案的案場已有明顯體現。“目前開發商的心態很難揣摩,但從實際行動來看,因為價格審批較為嚴格,大部分企業的推盤欲望不強。”

購房者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劉建勇表示,很多案場的客戶來訪量明顯下降,這是因為資格審核趨嚴、首付和利率等成本提高所致。中原地產在北京主要從事新房交易代理業務。

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房地產銷售有淡旺季之分。通常來說,每年3-5月的“小陽春”和9-10月的“金九銀十”被認為是傳統旺季。這是因為,春、秋兩季氣候適宜,購房者看房熱情較高,綠化、園林等案場佈置也容易體現出吸引力。

相比之下,冬、夏兩季以及傳統春節假期,因氣候條件不佳和節假日氣氛的沖淡,被認為是房地產銷售的淡季。

正如當前“小陽春”不見蹤影,最近幾年來,傳統的旺季已經變得不甚明顯。有觀點認為,樓市調控政策的頻繁出臺,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根據經驗,嚴厲調控政策出臺前後,市場情緒往往波動較大。過去幾年來,北京樓市的成交高峰並不總是出現在傳統旺季,而往往在四季度到來。

劉建勇認為,過去幾年,北京市場的供應量相對較大,購房者在出手時機上有足夠的選擇餘地。如今市場供應相對不足,即使購房者有購買需求,也很難形成“旺季”。

對於當前低迷的新房市場,劉建勇認為,這是因為房企還處於政策適應期。未來一段時間,企業會結合自身的經營指標而調整策略。若全年的銷售壓力不大,則不會有太大動作;若銷售壓力大,之後則會加快推盤,從而促進市場供應。

拿地邏輯生變

劉建勇表示,即使拋開調控因素,過去這些年,北京新房市場的“玩法”也已出現明顯變化。

比如,在產品策略上,更加注重細分化和產品品質;在行銷模式上,由以往的概念行銷,變得更加務實;在貸款、銷售等環節上,也變得更加規範。

他認為,這種變化對購房者而言是好事。例如,“即使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也有一類產品賣得好,即品質、品牌、價格、園林、物業、配套等各個方面都比較均衡,同時又有某一項格外突出。”劉建勇表示,這也說明購房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

最主要的改變還是在土地市場。過去幾年,由於競爭日趨激烈,北京土地價格不斷被抬升。據偉業我愛我家的統計,2016年北京成交住宅用地的樓面價為2388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3.3%,歷史單價首次突破兩萬元。

與此同時,土地交易規則日趨嚴厲。過去幾年來,北京土地交易的附加條件不斷增多,如配建、限價、自持等。這也影響到房企對土地品質的判斷和拿地策略。

劉建勇表示,中原地產會跟蹤北京大部分熱門地塊的資訊,並給企業提供策略。但每家企業的策略並不一樣。

“哪些土地值得去拿?能算得過帳的土地。”劉建勇說,北京市場的土地已經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從單個項目運營的角度,每家企業有著各自的“演算法”。如資金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同,會使得企業對土地價格的承受力有所不同。

從產品的角度,擅長商業類產品的企業會側重商業地塊,擅長豪宅開發的企業則對高價地有更大興趣。從公司戰略發展角度,若房企致力於增加土地儲備、融資需求、進軍北京市場等,對於土地價格的承受力則會更強。

劉建勇還表示,從北京土地供應的區域特點來看,近年來正在呈現出“遠多近少”、“外城多內城少”的局面。這會促使企業對於區域發展、人口流動等因素進行更多考量。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