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從中國政府網獲悉,為貫徹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審議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重要規劃,統籌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安排。
另外,據近期媒體報導,工信部起草的《新材料發展規劃指南》即將發佈。指南明確,新材料領域的發展重點是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複合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指南還提出,要加快研發先進熔煉、凝固成型、氣相沉積、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製備關鍵技術和裝備,加強基礎研究和體系建設,突破產業化製備瓶頸。積極發展軍民共用特種新材料,加快技術雙向轉移轉化,促進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發展。
之前媒體也報導,新材料“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結束,未來要重點突破新材料應用瓶頸的制約。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將從升級基礎材料、發展戰略材料以及遴選前沿新材料三個層面出發,對“十三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作出細緻規劃。其目的是促使我國新材料產業整體升級,為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奠定產業基礎;同時通過新材料升級,加快鋼鐵、有色、石化、輕工、建材、紡織等基礎製造業向產業中高端邁進,並為製造業整體轉型升級尋找後續發展的可持續動力。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認為,新材料領域產業前景良好,到“十三五”末市場規模將達萬億之巨。而石墨烯、3D列印、超導等前沿材料的快速發展,則有望在未來繼續催生出千億級別的新市場。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新材料產業涉及製造業和國民經濟中的眾多部門,其發展不但會促使基礎材料產業、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還將對“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四大新材料領域最受關注】
>> 石墨烯
9月8日,東旭光電推出的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烯王”在上海納米中心正式全球發售,該產品可實現15分鐘內快速充電,具有卓越的高低溫性能和超長的使用壽命。這標誌著我國石墨烯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石墨烯材料具有高導電性、高韌度、高強度、超大比表面積等特點,目前已在各個領域獲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及應用。未來石墨烯將在電子學、光學、磁學、生物醫學、催化、儲能和感測器等領域廣泛應用。近年來,觸控屏和複合材料成為石墨烯產業化發展最快的兩大領域,該領域的石墨烯產品已經較為成熟,初步進入產業化階段。
機構認為,石墨烯在電、熱、光、力等多維度具備其他材料均無法比擬的極高性能。隨著下游端各類應用的持續開發,石墨烯將成為最具爆發力的新材料之一。
相關公司:中國寶安、東旭光電、方大炭素
>> 碳纖維
碳纖維作為新興材料正由成長期進入到快速應用期,未來主要應用領域在航空航太、風電葉片、交通等領域,預計在工業領域應用占70%,在休閒娛樂等領域的應用占15%至30%。據杜善義院士介紹,航空航太領域用小絲束碳纖維,而大絲束主要用到民用上。
汽車是碳纖維應用被普遍看好的領域,寶馬已經在A3上使用碳纖維。在國內,中複神鷹參與了長安汽車“輕量化純電動轎車集成開發技術”;中航工業複材與比亞迪合作開發了“碳纖維前艙蓋”,首件產品已經交付,與傳統鋼制發動機相比,減重60%以上。2015年國內首輛碳纖維新能源電動車已經在江蘇下線,並建成一條2萬輛生產線。
相關公司:和邦生物、康得新、金髮科技
>> 3D列印
3D列印是一項顛覆性的創新技術,被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製造技術創新。麥卡錫報告列出了對人類生活有顛覆性影響的12項技術,3D列印排在第九位,在新材料和葉岩氣之前。麥卡錫報告預測在2030年3D列印將在全世界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的效益。2015年麥卡錫報告又將這一進程前移,認為增材製造2020年可達到5500億美元的效益。
根據預測,2016年全球總銷售額將增加至73億美元,2018年這個數字將是127億美元,到2020年市場預計將達到212億美元。未來幾年中國3D列印市場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
目前,3D列印技術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廣泛應用。近年來,3D列印技術應用逐漸從最初的科研發展至工業、汽車、航空航太等方面,特別是在醫療和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凸顯。
相關公司:光韻達、大族鐳射、銀邦股份、南風股份
>> 超導
超導是一種物質在低溫下體現出的特別現象,主要表現為電阻在一定的溫度下完全消失,通常為特定溫度下,變為零電阻,導電沒有了任何阻力,無電阻、抗磁性,超導技術蘊藏的市場應用潛力巨大。
從產品類型來看,超導分為低溫超導和高溫超導。其中,低溫超導應用範圍最廣泛。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高溫超導需求將不斷增加。從應用領域來看,磁共振成像將成為應用需求最多的一個領域。另外,電子電氣將成為超導技術需求增速最快的領域。
資料顯示,去年全球超導技術市場規模達到18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增至58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將達12.8%。其中,商業、醫療保健和電力等工業領域的需求提升是促進市場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相關公司:永鼎股份、百利電氣、中天科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