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醫療保健

西藏陶器:從生存之計到非遺產物

拉萨
2019-11-03 13:28

已收藏

新華社拉薩11月3日電(記者格桑邊覺)早晨的拉薩,天色朦朧,行人匆匆。記者沿拉薩河驅車近150公里,來到西藏拉薩市林周縣阿朗鄉拉康村,見到了年過六旬的陶器匠格桑羅亞。

拉康村地處拉薩河上游河谷地帶,屬半農半牧區。曾經,製作陶器作為副業,是當地人重要的收入來源。

格桑羅亞祖輩世代製作陶器為生,是當地有名的陶器世家。但是說起自己從事陶器工作緣由,他直言:"生活太苦,不得不做陶器匠。"

作為長子的格桑羅亞為了養家,自17歲開始跟父親學習製作陶器,賣到別的地方補貼家用,維持兄弟姐妹十幾個人的生活。

他主要製作酒罐、陶器爐、陶器壺、桑煙爐等。每年七八月份製作,十二月份賣。那時,酒罐賣五升青稞,火爐、茶壺、桑煙爐賣三升青稞,一年能賣二十幾鬥青稞。他說:"一般沒人付現金。賣到的青稞都是磨成糌粑,自用。"

製作陶器的原料需要三種不同的土質。拉康村只有一種,另外兩種要到60多公里外的地方去拿。當時,格桑羅亞趕著犛牛,牽著馬去拿原料,來回需要4天左右。

製作陶器的工具有一輪轉盤,幾具不同陶器類型的模型,若干個手上拿的木質小工具。格桑羅亞製作陶器的地方是在院子的一個角落裡。轉盤上面架著一具陶罐模型,旁邊放著木質小工具,被舊衣服和未化的雪覆蓋著。

製作陶器時,要先把三種不同的土磨得粉碎,做成泥巴。陶器匠坐在轉盤面前,把模型放在轉盤上面,用泥巴把模型裹上,腳轉轉盤,手持木質小工具做陶器形狀,然後用濕牛糞包好,火裡烤一個晚上。烤完,在陶器表面塗層釉子。如果沒有瑕疵,才終於做成了一件陶器。

"過程繁瑣,收入卻不高。"2008年左右,拉康村原有的製作陶器的陶器匠紛紛改行,然而格桑羅亞不忍心丟棄從父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手藝,堅持到現在。如今,他是村裡唯一的陶器匠。

隨著社會的發展,老百姓生活水準的提高,陶器的價格也漲起來了。"酒罐和陶器爐賣70元、陶器壺60元。一年共製作一百多具陶器,一年收入達到5000元左右。"格桑羅亞說。

去年,格桑羅亞製作的陶器入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己也被選為非遺傳承人。作為保護傳承費用,每年政府都會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援。

現在,制陶材料都用拖拉機運送,製作週期也變短了。

格桑羅亞準備買一套現代化燒制陶器的機器。他說:"以前製作陶器是為了生存,而現在成了致富的手藝。"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