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醫療保健

[精選] 動車救人卻被索醫師證?心寒!

新华网
2019-03-21 14:17

已收藏



原標題: 動車救人被索醫師證:這瓢"涼水"潑不得 

醫生即使作為普通民眾出場,對他人實施緊急救助時也可以免責,更何況他們具有較高的急救技能。救人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熱情。熱情需要全社會的培育,不能“強好人所難”。

“女醫生高鐵上救人,結果卻被索要醫師證”——昨天,這樣一則網文在網上引發熱議。

這則網文記敘了3月17日陳姓醫生在由柳州去南寧東的動車上救人的經歷。當天,陳醫生聽到緊急廣播後,趕往三車廂救治患者,陳醫生在檢查患者身體、讓其服下藥物之後,患者腹痛緩解。

不料,陳醫生在返回車廂之時,被乘務員要求出示醫師證。陳醫生表示未隨身攜帶醫師證,乘務員又將其身份證和車票拍照存檔,並要求陳醫生手寫情況說明,留下聯繫方式。陳醫生還發現,在救治過程中,列車工作人員一直在全程錄影。

昨天,“南寧客運段”官微發佈消息向涉事醫生致歉。消息稱,錄影、“徵詢”醫師資格證、留存聯繫方式等行為是為了“留存與救治相關的資料”,以及“便於後續醫院更好的救治”。但因未做好溝通解釋造成誤解,“反映出我們對突發狀況考慮不周、處置方式欠妥的問題”。隨後廣西衛健委也在其微博上表示,陳醫生表現出一位醫務工作者應有的職業素養,值得表揚和肯定。根據相關規定,醫師對病人實施緊急醫療救護的,不屬超範圍執業。

客觀說,“南寧客運段”的解釋也能說得通。但把問題歸結到“溝通”上,或許有些避重就輕了。錄影、索醫師證、拍照存檔、讓陳醫生手寫說明、簽字畫押——這一連串的動作倒是像極了對待“開車違章”的處置程式。以這樣的方式對待救人者,換成誰恐怕都會覺得“寒心”。

從這一串動作中,公眾也不難推測,這不僅是要留存記錄,還帶有推卸責任和轉嫁風險等目的。這位乘務員的言外之意恐怕是,我對你不信任,你得“自證清白”;若救人出了啥岔子,也好很快找到你。

《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規定,醫師經註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註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範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問題在於,“廣播找醫生”是交通工具上十分常見的做法,具有約定俗成的正當性。列車一面緊急廣播尋找醫生,一面又對醫生救人提出過高的、強人所難的要求,實際上是一種自我矛盾的做法。

有一點需要明確,救人與執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執業有限定的地點,但救人不應該有。“執業”必須在特定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同時也存在獲取報酬等與執業相關的行為。當路遇患者時,醫生上前施救純屬做好事,這種行為不應該被當作執業行為來看待。

《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就意味著,醫生即使作為普通民眾出場,對他人實施緊急救助時也可以免責,更何況他們具有較高的急救技能。

救人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熱情。熱情需要全社會的培育,不能“強好人所難”。只有對施救行為給予更多鼓勵和支持,人與人之間才會存在溫暖,向突發急病的患者伸出援手,方能成為包括醫生在內的廣大民眾的自覺行動。□羅志華(醫生)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