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多家上市銀行2019年報已披露。作為企業和居民融資的主管道,銀行業的信貸投向和資產品質備受關注。
交通運輸、製造業投放力度加大 今年還有新重點
2019年,在監管部門的政策引導下,銀行業加大對製造業的信貸投放力度。
年報顯示,2019年工行製造業貸款增加近1200億元,餘額達到1.45萬億元;2019年末,中行境內製造業貸款餘額超1.3萬億元,占全部對公貸款的22.47%。
“我們通過授信政策引導、給予額外考核補貼等方式,推動製造業信貸投放,已初見成效。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相信2020年製造業貸款會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保持穩健增長。”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表示。
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行業依舊是銀行業青睞的重點。年報顯示,2019年末,工行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類別下的貸款投向占公司類貸款總額的24.9%,農行的占比為23.1%,均位居第一位。
“中行2019年對交通基礎設施行業信貸投放達2000億元。隨著企業復工複產逐步恢復正常,交通基礎設施行業具有較大信貸需求,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支援力度。”中行副行長林景臻表示。
對於2020年的信貸投放計畫,多家銀行表示,將繼續保持貸款平穩增長,積極優化信貸結構,確保服務實體經濟更加精准到位。
“預計今年貸款投向要有較大改變。”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表示,建行今年將更多支援醫療衛生健康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同時加快對傳統基建領域的支援。
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依舊是支持重點。農行表示,2020年確保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2200億元以上;中行表示,2020年普惠金融貸款計畫新增不低於900億元,確保儘早、儘快投放;光大銀行今年對小微企業、普惠金融安排了30%左右的業務增長。
個人貸款增幅較大 後續增量仍然可期
年報顯示,2019年,以個人住房貸款、信用卡貸款等為代表的個人貸款增幅較大。
資料顯示,2019年末,建行個人貸款餘額6.48萬億元,占總貸款餘額的43.12%;2019年末,農行個人貸款餘額5.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6%;工行包括信用卡透支在內的個人貸款共新增7471億元,同比增長13.3%。
一些股份制銀行的個人貸款已占半壁江山。2019年末招行的零售貸款占比升至52.61%,平安銀行的個人貸款占比達58.4%。
專家表示,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由於資本佔用少、風險相對較低,個人貸款成為不少銀行信貸投放傾斜的方向。這有利於增強抗經濟週期波動的能力,也將對居民消費起到拉動作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居民消費造成較大影響,銀行對個人貸款的投放是否會有所調整?
“雖然短期內消費信貸、信用卡貸款受到了疫情影響,但中國經濟的發展必然會轉向內需主導,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場潛力會逐步反彈釋放。”建行副行長紀志宏說,將更好地銜接消費需求,擴大消費貸款覆蓋範圍。
農行副行長崔勇表示,2019年末農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達4.1萬億元,占全部貸款的31.2%,今年將在落實好“房住不炒”政策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個人住房業務穩健發展。
“疫情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個人客戶中長期消費形態,並部分改變銀行與客戶的對話模式。此次疫情堅定了中行數位化轉型的決心,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數位化能力,提升經營線上化水準。”中行副行長鄭國雨說。
資產品質好轉 疫情影響可控
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必須以自身的穩健運行為基礎。
多家銀行年報顯示,2019年銀行業資產品質整體向好。五大行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農行降幅最大,達到0.19個百分點。工行不良貸款率下降 0.09個百分點,實現連續12個季度下降;中行、建行、交行不良貸款率分別較上年下降0.05、0.04、0.02個百分點。
除了國有大行,招商、民生、中信、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不少銀行不良貸款的先行指標有所好轉,包括關注類貸款、逾期貸款下降等,意味著銀行業資產品質下滑的壓力得到緩解。
專家認為,銀行業資產品質企穩向好,主要得益於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銀行信貸結構優化、風控措施不斷完善以及清收處置力度加大等。
值得關注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2020年銀行業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
多家銀行高管表示,疫情之下的銀行風險總體可控。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表示,已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地區和客戶進行風險評估和監測,同時採取措施加以防範化解,疫情影響是暫時性的、可控的。
工行行長穀澍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態勢並沒有改變,我國還有較大的政策空間,扶持政策的陸續出臺將説明企業加速恢復,這些為今後銀行保持資產品質的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