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資金追求高收益 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冰火兩重天

中国证券网
2020-02-20 10:10

已收藏

疫情防控期間,銀行理財產品銷售急劇分化。某股份行資管部人士昨日向記者表示,今年來理財產品銷量總體比往年同期少;另一家城商行資管人士則表示“供不應求”。與此同時,從昨日支付寶一組最新資料可見,大量資金湧向最近賣得火爆的基金。

  究其緣由,收益率太低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於利率下行太快,收益卻跟不上,有銀行在資產配置上選擇下沉信用風險,配置評級在2A甚至以下的信用債;還有不少銀行瞄準市場機會,提高權益類資產配置比重。

  受疫情影響,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都通過線上來“消化”,然而卻呈現不同態勢。

  “通常從春節開始會有一部分新客資金進來。現在這部分少了,甚至沒了。”上述股份行人士說,現在都是在消耗存量客戶。

  浦發銀行則延續了平穩態勢。該行相關人士表示,基於有效的線上服務工具和方式,目前該行理財銷售和規模基本保持穩定。

  至於理財產品銷售遇冷的原因,上述股份行資管人士稱,可能有兩方面因素:一是由於疫情影響,去網點的人很少。二是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資金可能流入了股市。

  還有一個原因,大量資金可能湧向了基金。昨日,支付寶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疫情防控期間,基金申購交易日均增長400%。而且隨著近期A股強勁反彈,這部分使用者的短期收益也達到平均6%至10%的水準。顯然,目前大多數銀行乃至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達不到這一收益水準。比如,招行聚益生金系列30天收益率在3.4%,60天也僅3.65%。

  不過,一家北方城商行理財產品銷售卻是另一番景象。“我們理財產品是供不應求,產品一推出來就賣光了。”該行資管部總助告訴記者,想要壓縮發行量,畢竟資產端“無米下鍋”,收益上又“扛不住”。

  從理財產品的配置方向來看,債券等標準化資產仍是主流,但疫情影響之下,配置物件也有調整。

  由於貨幣市場利率持續下行,以及產品淨值化轉型等客觀要求,春節後,不少銀行資管部及理財子公司看到了股市交易性機會,就考慮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

  尤其有些大行理財子公司、股份行在2月初就開始加倉權益資產,並打算進一步提高配置比重。特別是,近期不少銀行對FOF(基金中的基金)熱情升溫,加大了配置。

  部分小銀行雖然對權益類資產配置有些顧慮,但也躍躍欲試,計畫適度參與。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