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安排上看,今年三季度,整治工作將繼續嚴格落實降機構數量、降行業規模、降涉及人數的“三降”要求,利用合規檢查、多方監測系統分析核驗等手段對機構進行穿透式核查,加大良性退出力度。四季度,將逐一對線上運營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多措並舉化解風險。同時,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
已對467家平臺立案偵查
專項整治工作啟動以來,網路借貸等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持續收斂。截至今年5月末,繼續開展出借業務的運營機構數量已降至707家,比2018年初下降57%;借貸餘額比2018年初下降27%,出借人次比2018年初下降75%;行業借貸規模、出借人次已連續11個月下降。
上半年,各部門各地方普遍加大工作力度,圍繞存量壓降、風險出清,對網路借貸機構深入開展企業自查、行業自律檢查與行政核查,督促企業邊查邊整、即查即改。“三查”過程中發現,平臺機構普遍偏離了“金融資訊仲介”定位,不同程度存在信用轉換性質的活動。
截至6月底,專項整治工作已初步完成430餘家網貸機構合規檢查,相關企業正在進行對標整改。由於機構數量多、存量規模大、產品和業務複雜,一些省市完成“三查”還需要一段時間。前期進展較快的地區將組織推進“回頭看”。
與此同時,去年下半年以來,專項整治工作大力打擊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已對467家平臺立案偵查,同時抓好“陽光辦案”,改進報案模式,盡一切力量追贓挽損,緝捕外逃人員。
此外,為加強對網貸機構的動態監測和穿透式監管,有關部門建設了即時資料接入系統,實現網貸機構產品資訊、債權資訊、交易流水等明細資料全量、即時接入。目前已有468家網貸機構完成接入。
三季度將加大良性退出力度
會議指出,專項整治工作總體上推進順利,但行業風險仍處於高位。從前期檢查情況來看,歸集資金池、違規放貸、變相承諾保本保息、資訊披露不透明等違規行為依然較為普遍。部分平臺甚至存在股東自融、製造假標、虛假注資、資金挪用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行業重大風險隱患不容低估。
為進一步壓降存量風險,第三季度,整治工作將繼續嚴格落實降機構數量、降行業規模、降涉及人數的“三降”要求,利用合規檢查、多方監測系統分析核驗等手段對機構進行穿透式核查,加大良性退出力度。
據悉,下一階段要以轉型發展和良性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嚴禁新增互聯網金融機構,及時處置隨意變更股東或註冊地遷址的機構,引導絕大多數機構通過主動清盤、停業退出或轉型發展等方式實現風險出清。全國已成立400多個風險處置專班,加大對高風險機構的管控力度。
對於少數在資本金和專業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條件的機構,允許並鼓勵其申請改制為網路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對於擬轉型或清盤的機構,督導企業儘快制定兌付方案並抓緊付諸實施。
四季度,在合規檢查、接入系統、資料核驗等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將逐一對線上運營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多措並舉化解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根據理論和實踐經驗,網貸機構定位于資訊仲介,但撮合的是金融業務,需要具備若干必要的條件。有關部門在擬定的監管試點方案中,對網貸行業風險準備金、風險補償金、合規保證金、股東資質等提出了明確要求,以提升網貸平臺緩釋風險、保護投資者的能力。
下半年,整治工作還將加大對已出險機構追贓挽損的力度,及時回應投資人關切和訴求,暢通投訴和維權管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