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已經成為洞悉下個世紀世界發展的關鍵參照。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某種意義上,中國一直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實驗中心。“實驗”結果,就是中國在過去40年中實現堪稱奇跡的宏觀經濟轉型,不僅讓數以億計的人擺脫饑餓和貧困,還讓國家經濟在30多年時間裡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長,而且沒有遺留嚴重的結構性風險。
一個比歐洲還大的地理空間,是如何在沒有外債積累的情況下為如此快速的經濟和社會改善提供資金的?研究發展問題的專家已經就此給出一些解答,比如中國政府如何在引領國家發展過程中就所面臨的問題高效率地提供解決方案,中國老百姓又如何為國家發展和自身生活水準提高做出巨大貢獻等等。
在此,我們想強調的是公司化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自13世紀英國《大憲章》簽署以來,產權問題的逐漸制度化使公司成為社會福利創造的一種主要組織形式。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奇跡般的宏觀經濟表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個成功的戰略,就是穩步推進的公司化和市場化舉措。中國之所以實現了其他很多國家都沒實現的轉型,部分答案就是中國在企業創立、設計、發展和運營方面的做法。
快速公司化的過程並非毫無負面作用,有時它會導致社會部分群體利益受損。但充滿活力而且務實的大規模公司化,賦予了中國與其他主要新興國家渴求的能力,即收穫支撐社會各領域綜合發展的盈利。在中國,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各類公司通過市場行為收穫利潤,這些利潤又以紅利形式支持資本市場深化發展。另外,中國可用來管理或解決市場風險的巨大財政政策空間,也是很多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這些都給公司化和市場化在中國取得成功創造了條件。
快速公司化推動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也加速了以創新提高盈利能力的競賽。如果不是少數國家以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破壞公平競爭原則,這種競賽本應是一種促使世界經濟更好發展的良性動力。(埃姆拉·塞內爾 土耳其中央銀行副行長、尤科塞爾·戈邁茲 土耳其中央銀行高級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級研究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