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穩中向好”到年末“穩中有變”,高層對經濟運行形勢的判斷有所調整: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
在此背景下,明年赤字率還要不要鎖定在3%的安全線以內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有權威財稅專家認為,守住3%的底線是控制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的需要;也有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調控不能僅僅盯住債務水準,還要從當前經濟形勢等方面進行全域考量。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三季度的GDP增速是6.5%,為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新低。
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建議:“財政政策應該積極有所作為。上調赤字率,大規模減稅,不要受3%的約束。”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李迅雷。在他看來,當前經濟增速下行,企業生產成本高居不下,這個時候“穩預期”顯然更重要。“宏觀調控不能僅僅盯住控制債務水準,保持某個指標的合理,而是要有全域性的考慮。”
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舉措之一就是大規模減稅,由此帶來的減稅效應也很明顯。10月份我國財政收入增速首次出現下降,國內增值稅更是連續兩月維持負增長。
天風宏觀分析師宋雪濤認為,要平衡萬億級別的增值稅減稅帶來的收支缺口,直接將2019年赤字率提高1個百分點(2.6%提升至3.6%)難度較大,因此2019年赤字率提至3%的可能性較大,還需要將擴大赤字率、盤活存量資金和結構性稅收調整適當結合起來。
儘管很多專家認為有必要調高赤字率,但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卻是3%底線的堅定捍衛者。
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在高速度增長階段,為了經濟能夠穩定,可以不計赤字的成本。但在高品質發展階段,必須提高對赤字水準的警惕。
高培勇的理由是,在2016年之前,我國的名義財政赤字往往大於實際財政赤字。但這一狀況從2016年起發生了轉變——實際財政赤字遠大于名義財政赤字。雖然名義財政赤字規模被控制在3%的水準,但若以實際財政赤字規模論,則遠超出3%。這意味著,在當前的中國,即便名義財政赤字率被控制在3%的水準,實際財政赤字也有滑出3%的可能;倘若名義財政赤字突破了3%的防線,實際財政赤字可能會走得更遠。
包括高培勇在內的多位財稅專家認為,彌補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收入缺口不能簡單通過增發國債和財政赤字來實現,要用新的思路作為減稅降費的重要支撐。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蔣震表示,支出結構和總量都得優化。稅制改革短期內收入會受影響,但是減稅激發市場活力,一定程度上擴大稅基,最終帶來新的稅收增長。在此前提下,赤字率不會有顯著提高。
吉林財科所所長張依群表示,明年財政政策仍將會保持更加積極的狀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財政都將本著“過緊日子”的指導原則,通過大力壓縮一般性開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達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但赤字增加應該僅限於數量,赤字率不會突破3%。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