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財經觀察:向工業數位化穩步邁進--2016年漢諾威工博會盤點

汉诺威
2016-04-30 20:54

已收藏


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工博會)29日落下帷幕。據主辦方德意志會展集團統計,今年工博會參觀人數約19萬,其中約6000人來自中國,僅次於東道主德國。 以工業4.0為代表的傳統製造技術與資訊通信技術融合是今年工博會的焦點,參展的上百項工業4.0應用告訴人們,數位化工業時代已經到來。 然而,工業4.0從局部應用到全面實現尚有很大距離,中小企業參與、技術工人再培訓、資料與資訊安全保護、法律環境保障、新商業模式開發、標準制定等難題亟待破解。為儘快破解難題,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深入的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德意志會展集團董事會成員約亨·科克勒說,來自德國、美國、中國、日本和歐盟的工業創新力量在漢諾威相互碰撞,共同向數位化未來邁進。

智慧製造走進現實

從漢諾威大學展示的圓珠筆生產線到德國阿柏格公司展示的剪刀生產線,參觀者可以零距離接觸工業4.0智慧化生產流程,甚至參與其中,最終得到"私人訂制"的個性化產品。 記者在採訪體驗中發現,根據客戶需求,在同一條生產線上連續輸出不同配置的產品,從而提高生產靈活性,是工業4.0的應用特點之一。而客戶定制個性化產品就如網上購物般簡單,只需點擊滑鼠做出選擇即可。不過,生產線頻頻出錯導致現場等待"取貨"的體驗者排起長隊。 物聯網、雲計算與傳統製造技術融合後,故障風險也隨之上升。工業4.0本欲節省成本、提高效率,但高度互聯與數位化的工業生產若可靠性不足,其產生的邊際效益可能大受影響。本次展會上,更多參展商展出的是局部硬體和軟體技術的躍升以及由此開發的新解決方案,大量的新解決方案是構成未來工業全面數位化藍圖的基礎。

人機協作和中小企業參與

在數位化工業時代,技術工人何去何從?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人機協作是不少參展技術或產品的賣點。例如,瑞士ABB集團展示了雙臂工業機器人Yumi,德國博世集團展示了可靈活程式設計的機器人APAS,這些機器人是技術工人的助手,做重複性的"髒活、累活",減輕技術工人的負擔,並確保與工人"安全互動"。 從一條智慧化的工業4.0生產線來看,人工工位元依舊存在。例如漢諾威大學展示的圓珠筆生產線就需要體驗者親自參與人工工位元的操作,如筆桿的細節打磨、筆芯與筆桿的組裝等。

漢諾威大學的研發人員表示,保留人工工位元並不是因為機器做不到,而是出於成本和靈活性的考慮。博世集團工業4.0發言人蒂洛對記者說,經濟效益是企業的重要考量,加上機器人的應變能力不及人工,因而數位化工廠仍會有工人存在,但他們在輔助設備的説明下,工作強度會減輕,精度會提高。

為了使技術工人更好適應工業4.0發展,加強教育培訓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有專家提出,人的終身教育對全面實現工業4.0至關重要。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指出,隨著數位化工業時代的到來,一些工作崗位會消失,但同時會產生新的工作崗位,"通過及時的教育培訓,使工人從即將消失的工作崗位過渡到新崗位十分關鍵"。 數位化工業時代亟需吸納更多的中小企業參與其中,這也是本次工博會的熱門話題。不過,德國聯邦教研部長萬卡指出,中小企業對能否適應工業4.0感到不確定。

為此,博世、西門子等大型企業主動與中小企業合作,為其量身打造實現工業4.0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使得中小企業加入工業4.0的門檻有所降低,不少解決方案相容現有生產線,使得中小企業不必另起爐灶。例如,ABB集團展示了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電機的感測器;博世力士樂公司展示的解決方案不僅可用于全新的設備,還可連接現有設備,對設備進行智慧化"翻新"。德國浩亭公司憑藉模組工業計算結構(MICA)平臺摘得今年工博會技術創新大獎,該開放性平臺使中小企業更容易加入工業4.0的環境。

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工業4.0超出工廠範疇,將對整條工業價值鏈帶來顛覆性改變,這是各方在工博會上表達的普遍共識。在全球化背景下,新一輪工業革命可能帶來全球分工的調整,而工業數位化轉型的最終實現必須依賴深度的國際合作。萬卡表示,中國是德國"工業4.0平臺"重要的合作夥伴。 無論參展商數量還是觀眾數量,中國均僅次於東道主德國,顯示了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工業數位化國際合作的意願和能力。例如,華為公司與思愛普公司、德國夫琅禾費協會等11家客戶或合作夥伴共同展示了其創新的資訊通信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

華為西歐企業業務總裁何利揚表示,歐洲製造業非常先進,但在數位化升級過程中仍需可靠的合作夥伴支持。作為資訊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能夠提供類別廣泛的產品和服務,並與遍佈全球的行業夥伴建有合作網路,這些都是華為的競爭力所在。 科克勒說,中國參展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體現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自信。為數眾多的中國參展企業和觀眾表明中國對最新科技的重視。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